加工所主持承担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通过验收
2019年7月4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专家在广州对加工所主持承担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蚕桑资源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及设备”(项目编号:201403064)进行了验收。原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王衍亮巡视员主持验收会。院党委书记廖森泰、项目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40余人参会。验收专家由来自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州白云山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汇香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维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和广州大学的业务专家、科技管理专家、财务专家和技术用户代表等10人组成。
项目首席专家廖森泰研究员从项目概况、主要执行进展、代表性成果、经费使用情况和合同指标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汇报,项目参与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8位课题负责人分别作了各自的工作亮点汇报。
验收专家听取汇报后,认真、细致地审阅了业务资料和财务资料,并就蚕桑资源副产物利用技术和产品开发以及经费管理使用方面进行了提问和讨论,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业务验收与财务验收。
该项目通过5年实施,针对蚕桑资源高值化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不明、加工专用品种与高值化加工技术及设备缺乏等问题,系统鉴评了我国代表性蚕桑资源的功能成分与加工特性,构建了数据库;筛选出加工专用桑品种12个和蚕品种8个;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活性成分高效提取和功能因子稳态化等手段,开展了蚕桑资源活性成分鉴定与功效评价研究,研发出一批高值化加工技术及配套设备,创制出多项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开发。
项目执行期间,共获科技成果奖励4项;申请专利43项,其中授权专利18项;制定地方标准5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15篇(其中SCI收录40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6个,中试生产线11条,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紧密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广东、广西、江苏、辽宁、四川、新疆等10多个省市地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