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干军副院长参加加工所2017年度工作总结会
2018年1月9日上午,加工所召开了2017年度各部门工作总结交流会。院易干军副院长、加工所领导班子成员、所全体在编干部职工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名位所长主持。
加工所所属各部门和各公司负责人对照本部门(公司)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总结交流了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三农”以及管理服务、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差距与问题,提出了下一步解决的主要思路与措施。加工所各部门负责人及代表对所属各部门一年来所取得业绩进行了评议。
张名位所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2017年加工所按照“稳中提质、和谐发展”的思路,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为主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持能力建设,研究所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三农”、管理服务以及党建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进展。他指出,一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科方向发展不平衡,不能全面适应国家和广东省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要;第二,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年轻科技人员还未能成为科技创新的绝对主打力量;第三,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自主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总量和效益仍有提升空间;第四,研究所自有支配资金不多,民生改善任重道远。针对以上问题,张名位所长强调,2018年,加工所要始终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支撑产业为目标,立足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坚持以质量效益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着力规划引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能力建设,完善制度保障,努力建设“高大上”一流的省级研究所,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优化学科结构,调整科研布局,突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二是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科技产出质量与效率;三是要加大科研团队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四是要加强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五是要克服困难做大科技成果转化自主企业,提高研究所经济实力;六是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管理机制,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
易干军副院长作了指导讲话。他充分肯定了2017年加工所各部门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对2018年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希望加工所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科领域,通过学科交叉寻求新的突破,强优势,补短板,全面适应国家和广东省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要;二是希望科技人员,尤其是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人员,要沉下心来搞研究,围绕一个方向久久为功,全面提高科研质量,实现科研的更大跨越;三是要求加工所在高质量专利申请方面承担起大所的责任,要重视专利的实用性和落地性,多研发一些农产品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推动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
一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工所新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子课题等国家和省部厅级科研项目60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7项,其中功能食品创新团队获2017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等同省部科技一等奖),“华南特色水果综合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和“果桑种质收集评价、优质高产品种创制及应用”分别获2017年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 “华南桑树种质资源的鉴评、创新及品种选育与应用”获2016年广东省科技二等奖,“广东特色柑桔综合加工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获2017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桑树资源功能物质研究与食药用开发”被评为“2017年度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十大科技创新推广成果”。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件、国内发明专利49件,获授权专利18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3个,通过省审定品种1个;发表学术论文109篇,其中SCI论文44篇、EI和国家级学报论文26篇。在队伍建设方面,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公示),1人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农业部“杰出青年科学家”,1人入选“2017年度农产品加工业十佳青年科技人才”,1人获得“2017年度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平台建设方面,新增广东省蚕桑资源多元化加工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0个,进一步完善了省部重点实验室软硬件设施条件,目前全所实验室5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66台/套,整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方面,深化成果技术的科企对接,与省内外100多家企业开展了紧密对接,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合同86个,成功组织协办 “2017年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活动”,全国各地400余家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生产企业的1000多位代表参会,受到中国网、新浪网、《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