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系列报道② 科技创新夯基石 勠力同心筑未来_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要闻中心

非凡十年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系列报道② 科技创新夯基石 勠力同心筑未来

时间:2022-10-11 16:16 来源:科研管理部 【字体: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为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十年巡礼,颖耀农科。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10月9日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将推出“非凡十年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系列报道”,共同回顾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应当肩负起的使命和担当。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主力军作用,科研成果量质均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近十年,我院科技成果硕果累累,获得各类科技奖励621项,其中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7项。获通过审定(登记、评定)品种1341个,获植物新品种权303个,获授权专利1419件,发表SCI收录论文2463篇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十大农业科技创新标志性成果

  2012-2022


  一、守护种质资源,让广东种业焕然“芯”生

  近十年,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0000余份,覆盖全省92个农业县、629个镇、1338个村,实现了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性收集的全覆盖。

  建成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系统最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累计保存量6.3万份左右,涵盖190多种农作物,占全省的70%以上。野生稻和地方品种资源、茶树、柑橘、龙眼、菠萝、芒果资源的保存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家与省部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圃)、原生境保护点、离体保护库和DNA库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可容纳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种质资源40余万份、种质基因(DNA)样本50万份。

  建成广东省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综合信息展厅,展示了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的历史成就与现状;建立了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超过6万份种质资源基础信息通过公益性共享方式录入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图片

  广东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展示活动

  二、水稻突破性大品种层出不穷,引领优质籼稻育种发展

  作为“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计划发起成员之一,主持或参与育成天优998、五优308、金农丝苗、桂农占、玉香油占、合美占、天优122、淦鑫203和吉丰优1002超级稻品种共计25个,占全国确认的超级稻品种总数的18.8%,其中常规稻占同期全国确认籼型常规超级稻总数的50%,全国累计种植近0.8亿亩,新增社会效益超过200亿元。

  主持育成泰丰A系列组合,其中泰优390成为全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三系杂交稻。主持育成的广适性优质稻黄华占,是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累计推广面积达1.67亿亩)的籼型常规稻品种。主持育成的高端丝苗米品种美香占2号,年推广面积150万亩以上,为广东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支撑多个高端大米品牌。

图片

  广适性优质稻-黄华占

图片

  高端丝苗米-美香占2号

  三、创新水稻“三控”绿色丰产技术,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创立了以氮肥科学运筹和群体定量调控为核心的控苗稳穗栽培理论,为高产与氮高效、控病虫、抗倒伏的协调奠定理论基础。

  创建了以控肥、控苗、控病虫、抗倒伏为主要内容的水稻“三控”施肥关键技术,制定了技术规程和标准,开发了智能化专家系统。创新集成了南方稻区不同稻作制度和栽培方式的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模式,并大面积应用。氮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平均节省氮肥14.9%,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率分别减少38.5%、24.5%和47.2%,倒伏大幅减轻,增产10.4%,每亩增收节支150元左右。

  核心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和广东、江西、海南等省主推技术,并被广泛用于粮食高产创建、化肥农药“两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国家重大项目(工程),累计应用3亿亩以上,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图片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抗倒伏能力强

       四、岭南特色水果研究不断突破,重塑产业新链条

  研发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产业关键技术,实现优质荔枝品种平均亩产500kg以上,年际产量波动幅度在30%以内,试验点连续三年成花率达80%以上。

  选育出具有高抗枯萎病、集粮食与加工用途的“美食蕉”和“粤蕉”等香蕉新品种,填补我国粮食和加工用途香蕉品种的空白,并研发了香蕉点心、香蕉片、香蕉粉、香蕉(啤)酒、果酱、婴幼辅食、代餐等一系列加工产品,有效延长香蕉产业链。

  国内首次系统建立香蕉杂种育种技术体系,并结合细胞工程诱变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等体系,培育“中蕉”系列耐/抗枯萎病新优系8个。首次建立香蕉种质资源分子评价技术体系,在国际上首次评价了不同类型香蕉种质的抗枯萎病特性和果实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多样性,在国内首次建立香蕉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低温离体、温室和大田等四级保存技术体系。

  首次利用自主构建的荔枝相关数据库,大规模开发荔枝EST-SSR和SNP分子标记并成功应用于荔枝育种理论及实践领域。率先建立起荔枝EST-SSR与SNP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平台并应用于荔枝实生变异新种质的分子鉴定,大幅度提高了荔枝选种和育种的效率,选育出“御金球”“翡脆”“北园绿”等多个受市场欢迎的优质荔枝新品种

     集成了菠萝优质高效种植“12(2)3”模式,可大幅提升菠萝品质,降低“黑心病”“水菠萝”发生比例80%以上,降低菠萝生产种植成本。

图片

  荔枝中晚熟品种物候与农事图解

 图片

  粮食蕉和美食蕉产品

       五、致力经济作物育种研究,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国际上率先完成花生栽培种的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花生不对称进化机制,建立了花生油脂代谢调控网络。构建了花生超高密度SSR遗传图谱和国际上第一张“百万级”超高密度SNP物理图谱。开发了花生首款液相育种芯片“Peanut40K”,建立了第一个花生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模型。率先突破花生不同组织器官原生质体分离的技术瓶颈,建立了花生单细胞测序技术体系,构建第一张花生叶片发育单细胞基因表达图谱。

  首次构建基于群体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单倍体技术有机融合的高效鲜食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体系,育种周期缩短2年以上。“粤甜13号”“粤甜16号”“粤彩糯2号”长期作为南方鲜食玉米区试对照种,引领南方鲜食玉米品种选育方向。

  首次绘制冬瓜全基因组精细图谱与146份核心种质的变异图谱,分析核心种质亲缘遗传进化关系,并明确果实变大经历了野生种-地方种-栽培种的两步进化过程。选育出年推广面积占广东省同种瓜类30%面积以上的新品种13个,推动华南特色瓜类新品种的调整和升级。

  构建了首张芥蓝变种内遗传图谱。选育强耐涝、高抗疫病的“汇丰二号”辣椒,成功地解决了广东北运辣椒的耐涝、抗疫病问题。创新草菇环保高效栽培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传统草菇栽培污水排放严重、产量不稳定难点。

  培育易种植应春节开花、株型较小、叶形飘逸、花有香味的小株型大花蕙兰,推动广东大花蕙兰产业从无到有,并发展成广东特色花卉产业及全国优势产业之一。

  突破大花蕙兰与墨兰杂交种平地栽培开花质量差的技术瓶颈,建立小株型大花蕙兰栽培技术体系,推进杂交兰完整产业化链的建立和发展。

  图片

  花生栽培种全基因组

图片

  冬瓜全基因组序列图

  六、获取黄羽肉鸡育种“芯片”,成就“保以致用,以用促保” 可持续保护的行业典范

  近十年推广黄羽肉鸡父母代超 3221万套,对外供种量国内第一,上市肉鸡超40亿只,新增产值 1120亿元,在全国的黄羽肉鸡市场占有率超15%。推动胡须鸡年消费量从 1000万只到7000万只的高速增长。

  率先引进优异国外矮小鸡(dw基因)资源开展系列研究与创新利用,针对其体重一致性差的痛点,建立体重一致性好的育种技术,推动矮小鸡大规模应用(全国约三分之一),充分发挥 dw基因用于配套系培育的优势。

  攻克冰鲜转型的育种技术瓶颈提出“黑腹”早期选择、高均匀度选留、肤色一致性等5项产品一致性技术,提升产品价值,化解公共卫生难题对行业的重大威胁。

  突破了禽白血病净化技术的国际壁垒,国内率先创立黄羽肉鸡白血病净化技术,获得世界同行认可并广泛应用。

图片

  七、制定系列动物营养标准,推进畜禽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发展

  率先研究建立猪无抗饲料配制技术并研发相关产品。参与农业农村部饲料无抗决策,联合温氏集团、中粮集团等建立无抗饲料联盟,推进饲料替抗行动,为国家全面实施饲料禁抗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制定动物营养系列标准,助力构建我国畜牧业精准饲喂体系。制定国家标准《猪营养需要量》《蛋鸡、肉鸡配合饲料》和《蛋鸭营养需要量》,行业标准《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和团体标准《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

  研究建立畜禽无抗营养技术、营养需要量和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助力解决全国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的新形势和畜禽与人争粮矛盾突出的行业痛点,为我国生态和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图片

  八、强化耕地治理显成效,开发藏粮于地新技术

  创新“降酸-阻酸-控酸”酸化耕地治理技术模式,技术支撑全省酸化耕地的有效治理工作,酸化耕地土壤pH提高0.3-0.5个单位。

  构建“嗜冷微生物活化-氮肥前移-铁硫离子消减“的冷浸田改良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体系,水稻平均亩产增加80公斤以上。

  研发营养阻控-农艺调控联合的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技术及降污固碳协同的生物炭基土壤改良技术,农产品重金属含量下降20%以上,增产5%以上。

  率先攻克并系统集成了一批围绕实现化学农药零投入生态茶园建设的科技成果体系,显著改善土壤生物理化性状,茶叶产量提高15.2%-23.5%,综合经济效益比传统生产模式年均增长15%-30%。

  构建“消毒堆肥一体化”蚕沙病原灭活理论体系,完善蚕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亩产增产5%以上,实现蚕桑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实施“科技复兴珠三角桑基鱼塘”战略,打造效益和生态兼顾的多元化现代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再现种养结合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

  开展“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研究,成功打造了“检测技术与设备研发、风险评估安全评价、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全链条系统研究模式,构建了全省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体系。

图片

  九、构筑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守好农业生物安全南大门

  阐明了中国小菜蛾种群灾变机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种群发生趋势预测预警技术。制定抗药性监测行业标准,统一规范全国小菜蛾抗药性监测技术,首次绘制中国小菜蛾“抗性分布区域图”。

  首次建立东盟农业入侵有害生物基础数据库,探明东盟入境农产品易携带的高风险有害生物种类及传入途径。首创检疫性实蝇的检疫处理技术及行业标准。首次构建由“境外监测与技术指导、口岸查验与检疫处理、境内监测与应急防控”三道防线组成的新型阻截带及防控东盟有害生物入侵的技术体系。

  突破疫苗免疫均一性差、免疫保存期短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并实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构建华南地区首个猪重要细菌病菌种库及首个专用于猪病原的基因组数据库及测序分析平台,突破细菌疫苗产业化发展关键技术瓶颈,研创“副猪嗜血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等疫苗产品,实现成果转化4000万元。

  集成互联网+、移动通讯、云计算等前沿科技,首创融自助诊断、远程专家会诊、实验室精准诊断/监测、大数据自动分析及预测预警等多功能模块于一体的重要疫病远程防控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华南、华中、华北三个分平台,覆盖全国26个省区。

  

图片

  十、聚力亚热带特色农产品精准加工研究,支撑大湾区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引领营养健康导向的亚热带特色农产品健康效应评价体系及新产品设计与创制。系统揭示荔枝、龙眼、苦瓜和全谷物糙米、黑米等亚热带特色农产品主要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并揭示其营养健康效应机制的基础上,创建活性物质稳态增效加工关键技术,创制免疫调节、改善记忆和睡眠、护肝、改善糖代谢等作用的功能食品和特膳食品,引领了我国营养健康导向的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增值利用。

  首创农产品基质特医食品设计关键技术。建立农产品基质结合工业化营养素强化的特医食品产品配方模式,揭示了谷物豆类基质对高营养密度特医食品乳化特性的影响规律与加工调控机制,在国内率先生产出乳剂特医食品替代国外品牌,设计创制满足不同疾病类型和不同病程阶段患者营养需求的特医食品30多种,产品在全国25个省市区3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率先实现特医产品的国产替代。

  突破亚热带特色水果高效加工工程化技术并研发配套装备。首次建立了荔枝、菠萝等岭南特色水果营养、风味和外观品质稳态加工系列关键技术,针对特色水果果形特殊、前处理机械化装备缺乏、加工比例低等问题,研创了原料加工前处理技术和装备,突破了特色水果果汁、浓缩汁、果干、果粉与发酵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并研发配套装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解决了能耗高、风味物质逸散等产业和技术瓶颈。

  率先构建蚕桑等药食两用资源高值化加工技术体系,系统鉴评我国代表性桑蚕资源的营养、功能成分与加工特性并构建品质数据库,建立食药用品种指标体系及数学评价模型,构建起食药用价值导向的桑蚕分子育种理论体系,建立了功能成分导向的桑蚕资源高效制备技术体系,提升了传统名优中药“夏桑菊颗粒”的药用品质,形成“专用品种-绿色种养-安全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图片


胸怀国之大者

矢志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夯基石

    勠力同心筑未来 

     “十四五”期间,我院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拓展学科结构,深耕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同时服务国家战略和广东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能力,构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协同创新工程、种业强芯工程、创新支撑工程、成果培育工程。二是推进“四项重点任务”——学科拓优、学科群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生态优化。三是大幅提升“三个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支撑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四是推进“三个突破”——高水平成果、高层次人才、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建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的全布局,以实际行动助力广东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