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芳华,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院隆重召开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
11月19日上午,我院在创新大楼隆重召开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回顾总结60年的光辉历程和成功经验,展望科技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未来图景,动员全院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科人的优良传统,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能力。院领导班子成员、院中层领导干部、在聘二、三级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及院机关科长、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由院党委书记廖森泰主持。
廖森泰书记表示,今天我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在这里欢聚一堂,庆祝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成立60周年,追忆六十年沧桑,共叙六十年辉煌,展望新时代伟大宏图。1960年,中共广东省委批准,建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60年取得了无数进步,跨过了无数台阶,创造了无数惊喜,也收获了累累硕果,承载了农科人的不懈追求和辛勤耕耘,借此机会,对为农科院发展做出贡献的先贤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会议首先观看了院庆六十周年宣传片,展示了我院成立以来的光辉历史及取得的科研硕果,令人激动,催人奋进。
接着,青年科技人员代表李怡峰、中层领导干部代表曾继吾、离退休老同志代表李康活分别发言。他们谈体会、谈奋斗、谈成长,充分展示了老专家为农科院发展一如既往的关心,中层干部坚定初心、持续奋进的精神面貌,青年博士潜心科研、勇攀高峰的昂扬斗志。
最后,陆华忠院长代表院党委、院领导班子讲话。他指出,我院自成立以来,六十载沧桑巨变,从成立时的七系二组一室、200多名研究人员发展成为今天的综合性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六十载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农科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在农业科研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了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为广东以及华南地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六十载栉风沐雨,一代又一代农科人坚守服务“三农”初心,沾泥土、接地气,踏遍岭南的山山水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成果走进千万家;六十载英才辈出,一代又一代农科人笃行实干、砥砺奋进,先后涌现出以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为代表的一批农科先贤和大批科技英才;六十载薪火相传,六十年的发展,我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一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二是坚持创新立院,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坚持科研、推广相结合,加快科技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产业支撑水平,四是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五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干部职工成长成才。
陆华忠院长强调,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总定位总目标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刻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强大动力和独特优势,持续在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人才培养、深化改革等方面攻坚发力,努力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产业支撑优势明显的高水平农科院,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第一,坚持“四个面向”,实施学科优化与拓展计划;第二,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实施优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第三,坚持院地合作模式,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金颖人才培养计划;第五,坚持深化改革,实施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工程;第六,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第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心聚力促发展。
陆华忠院长要求,回望农科院六十年的光辉奋斗史,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以走在全国前列的自觉和担当,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努力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推动我院创造新的辉煌,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厚望重托,不辜负广大干部职工的期待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