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媒体聚焦

【南方农村报】鱼跃稻香,藏粮于水!南沙“东涌渔稻模式”引起广泛关注

时间:2022-07-18 08:41 来源:南方农村报 【字体:

  鱼跃稻花香,满眼丰收景。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的鱼塘种稻试验示范基地里重现这诗歌般的画像。

  这里是“东涌渔稻模式”的试验基地,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打造,占地面积14亩左右,试验区共4口塘,试验种植水稻品种10种,水产养殖品种4种,通过水下养殖、水上种稻,实现一水两用,一塘两收,在维持鱼塘养殖规模前提下,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是促进粮食增产、提高粮食自给率、保障粮食安全新途径,极大地化解了政府保粮与农民增收矛盾,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一经报道即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创新的养种模式。”广东省委、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相继莅临基地指导并给出充分肯定,同时提出要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支撑,以产业为基础、以品类为基本面,通过塘头示范展示的推广模式,切实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真正给行业筛选出优质的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也要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配套,形成独具广东特色的鱼塘种稻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建立标准,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保障广东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东涌渔稻模式”得到多方关注

“东涌渔稻模式”得到多方关注

  01

  鱼跃稻花香

  “东涌渔稻模式”初显成效

  “大口黑鲈、澳洲淡水龙虾的表现尤为突出。”鱼塘种稻项目技术负责人之一、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技术推广部产业发展科科长吴郁丽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截至目前,“东涌渔稻模式”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有苗企负责人甚至坦言:“东涌渔稻模式”下养的鱼虾比自己苗场实验基地养的还要好。

  根据实验数据,水稻自插秧以来生长情况良好,6月底已开始抽穗扬花。粤香430、粤农丝苗、黄广油占、粤泰油占、五山丝苗等5个水稻品种表现较好,预计亩产达到350公斤左右,更适于这种鱼塘种稻模式。养殖品种方面,经过2个半月的养殖,4个品种的生长速度都明显比普通养殖模式下同一品种的生产速度快,其中大口黑鲈、澳洲淡水龙虾表现最优,澳洲淡水龙虾更是增长了300%。

  特别地,“东涌渔稻模式”效益显著。据了解,广东有465万亩淡水养殖面积,假如有200万亩适合开展鱼塘种稻综合种养,按照双季稻种植,则年平均产量700公斤/亩,每年可增加70万吨稻谷,相当于目前广东省稻谷年产量的6%。

  此外,项目负责人、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技术推广部副部长姜志勇介绍,“东涌渔稻模式”通过水面种稻吸收利用鱼塘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实现养分循环与废弃物利用,净化水质,减轻环境污染,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在尾水治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可为珠三角百万亩鱼塘升级改造提出新方案。

工人在起澳龙

工人在起澳龙

  02

  农技到塘头

  勇于探索试错建标准

  “我们要建立技术标准,打响品牌,为广东农产品赋能。”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庆营表示,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勇于试错,从理论出发,做塘头实践,根据实验收集、整理数据,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标准,复制推广,再将地标升级为行标,打响粤字号品牌。

  不过,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职副书记刘胜敏提出,就目前试验数据分析,该模式在成本控制、品种调控、机械化升级及日常管理等几个方面仍有优化空间。

  以优化成本为例,“东涌渔稻模式”目前较大的成本主要在于浮板和人工(仅浮板成本达到2万元/亩,占据总成本65%左右),如果需要大范围推广,必须进行有效精简。据了解,目前项目组已筹备开展晚季稻开展降低成本的试验研究种植工作,增加一口6亩试验塘拟采用泡沫浮板材料取代塑料浮板,同时计划采取机械化直播取代人工育秧移栽方式,预计种稻成本降低50%。

  此外,在养殖品种及投苗密度上,要继续扩大筛选范围,摸索总结出更佳的品种和密度;同时加强相关病虫害监控,完善管理方法。

鱼塘种稻,一水两用,一塘双收

鱼塘种稻,一水两用,一塘双收

  03

  藏粮于水上

  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

  广东是水产大省,水稻又是广东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分别达到420万吨(淡水养殖产量)、1280万吨。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近年来,粤北韶关、清远等地在稻田种植水稻基础上,开展禾稻花鱼养殖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既改善了稻米的品质,增加了渔业的收益,更塑造了乡村振兴的品牌。

  如清远连南县每年举办稻渔节,通过稻渔综合种养的培塑,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渔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受此启发,合理开发利用鱼塘水面种植水稻,形成立体生态种养系统,水下养殖,水上种稻,一水两用,一塘两收的“东涌渔稻模式”应运而生。事实证明,“东涌渔稻模式”将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结合,藏粮于水,可解决当前省情下的粮食生产及水产养殖的问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0  南方农村报 杨玲 拍摄

鱼跃稻花香,藏粮于水上

鱼跃稻花香,藏粮于水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