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挂果累累遭受暴雨重创,翁源三华李怎么办?
今年“龙舟水”较常年偏多6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最大的一场洪水。6月13-21日,全省出现了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15个区县发生特大暴雨过程,89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北江干流、连江等均出现超百年一遇洪峰流量。
韶关、清远等地洪涝灾害严重,受强降雨影响,韶关市9个县(市、区)、78个镇(街)不同程度受灾。其中,翁源县大面积果树被水淹没,尤其是已经挂果累累的3万多亩三华李,目前几近失收,损失惨重。
三华李被淹,对外寻求加工补救
6月份以来,在翁源见到太阳的次数屈指可数。所有农户都在等,等这场雨停,等洪水退去就可以开始抢救自己的作物,等太阳出来让所有的病虫害都“瑟瑟发抖”。
但雨一直没有停。
采收期遭遇连续降雨,三华李的收成和品质都会大打折扣,鲜果很难销售出去。翁源县果农想着自救,琢磨将三华李做成加工制品,但翁源县本地并没有深加工企业。怎么办?
翁源三华李因灾落果裂果。
翁源三华李因灾落果裂果。
6月21日,翁源县有果农将全县受灾情况反映给南方农村报社,期望可以找到三华李果品深加工企业,待雨水退去便采摘果子进行加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失。
南方农村报社立即响应,分别联系了省内几家果品加工及果酒加工企业。对于翁源果农的求助,茂名元春酒业负责人李雪萍表示,元春酒业每年都有酿造三华李酒,每年三华李的消耗量在100吨左右,本次也会尽全力帮助翁源县果农渡过难关。
对接就绪后,但翁源果农反映,今年三华李还没完全成熟时便遭遇了暴雨,目前果树都还泡在水里,没果可收。
据了解,全县3万多亩三华李,按照15元/斤来算,损失几乎达10亿。
而在同时,6月23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了多支防汛救灾复产轻骑兵队伍,赶赴灾区。广东农技轻骑兵队伍是按照产业技术需求,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召集科研院所专家,组建的各类产业技术农技服务的团队组成,今年初统一打出“轻骑兵”的称号,灵活、快速响应。
轻骑兵指导,乡土专家送技到户
23日下午,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曾艾兰牵头,包括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研究员董涛、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何裕志等专家组成的轻骑兵队伍,抵达了翁源县。
轻骑兵团队到达现场发现,三华李等果树遭受重创。被水淹过的三华李树根系严重受损,叶片已经开始萎焉。未被水淹的三华李树情况也不容乐观,持续的强降雨导致裂果90%以上,全县3万多亩三华李几近失收。
轻骑兵队伍调查三华李受灾情况。
轻骑兵队伍调查三华李受灾情况。
轻骑兵队伍调查三华李受灾情况。
翁源县龙仙镇三华村村民毛笔家里种植了500亩三华李,今年是毛笔种植三华李的第4年,也是她们家三华李第1年挂果,却几乎没果可收,4年的心血打了水漂。“我家每年肥料、农药、人工这些投入都有50多万元,因为这场雨,现在没完全熟的果子全都裂在树上,熟了的果子都已经烂了。”毛笔十分无奈。
毛笔还说,她同村的另一位三华李种植户也种植了100亩三华李,往年至少能收入30多万元,今年只卖出了5000元,连农资、人工成本都没办法收回来。
陈足花也是翁源县众多三华李种植户中的其中一个,她们家种了70多棵三华李,每年能带来近8万元的收入,这是一大家子一年的生活支出来源,而今年的暴雨,让所有收入都化为了泡影。
翁源县像毛笔、陈足花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面对情绪低落的种植户们,农技服务轻骑兵、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研究员董涛能做的便是尽快分析受灾情况,抓紧一切机会找到救灾复产突破口,做好灾后复产技术帮扶工作。
针对翁源县三华李受灾情况,董涛总结了“扶树培土、清沟排渍、洗果洗叶、喷药防病、土壤注药、看树修剪”六点技术建议,果树露根、伤根要及时扶正、培土保护根系,及时清理疏通排水沟渠避免果园积水造成果树死根、烂根,在雨停水退时清水喷洗果实和枝叶上残留的污渍,重点防治的炭疽病和渍水伤害引起的各种生理性病害,树叶黄化脱落严重的植株可用生根水或生根粉兑水注入根部土壤区25公分处,修剪要在树体恢复生长后进行。
(轻骑兵专家指导三华李防汛救灾复产工作,时长共1分42秒)
据了解,暴雨来袭,翁源县人民政府便已经紧急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高忠为组长的救灾复产应急组,调集乡土专家进行信息统计、物资分配、组织赔付等救灾安排。翁源县农业生产加工行业协会会长郑桂林表示,“前期,我们完成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轻骑兵队伍来了之后,带来了最刚需的救灾技术,专家们告诉我们怎么排水、怎么洗叶、怎么喷药防病等等。”
轻骑兵专家指导三华李防汛救灾复产工作。
轻骑兵和乡土专家无缝对接,指导翁源县三华李的防汛救灾复产工作。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曾艾兰介绍,本次救灾实施的是“科技专家+乡土专家+农户”农业技术指导模式,由广东省农技推广中心召集包括农户、种植专业户、翁源县农业生产加工行业协会成员组成的乡土专家,科技专家指导当地乡土专家,再由乡土专家来落实“最后一公里”,每个村分配2名乡土专家,挨家挨户指导三华李种植户救灾减损。
团结抗危难,培树势就是树信心
这次的防汛救灾之行,曾艾兰感触颇深,在自然灾害面前,大家力量显得那么渺小。“我们作为技术部门,更应该主动推广有关技术措施,让每一位种植户都知悉。”
曾艾兰提到“灾前防灾”的想法。他说,翁源三华李、九仙桃等经济效益可观的果树,生长关键期都要经历“龙舟水”的考验,经过今年的考验,如果明年能抢回一定的损失,也是勉强“及格”。未来,要考虑通过科学创新,从各方面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一方面调整栽培模式,提前上市,避开“龙舟水”。另一方面学习福建经验,搞矮化避雨设施栽培。
往年的翁源三华李。
往年的翁源三华李。
记者了解到,趁近日天气晴好,三华李种植户已经开始按照专家指导的技术进行灾后止损行动。截至目前,在乡土专家的带领下,种植户已经完成了两轮三华李果树的“抢救”工作,将被水泡过但不严重的果树及时进行清沟排渍、洗果洗叶、喷药防病等工作,将露根、伤根的果树扶正、培土,保护根系减少损伤。
“大部分果树半年内可以恢复树势,除此之外,全县还有500多棵倒伏过于严重、雨水浸泡过久无法恢复的果树,已经及时拔除,避免滋生病虫害。”郑桂林表示,经此一战,虽然百年一遇的暴雨给翁源县三华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在轻骑兵队伍、乡土专家队伍的技术支持指导下,种植户积极配合下,上下齐心,翁源县三华李产业一定会跨过这个“坎”。
翁源作为“中国三华李之乡”,已有500多年的生产历史。翁源三华李品种很多,以鸡麻李和大蜜李风味最佳,其果大皮薄核小,肉厚爽脆化渣,甜中带酸,既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广东省“名特优新”水果和十大优稀水果之一,号称“岭南果王”。“今年的三华李已经失收,在省市政府、专家的关怀下,翁源三华李产业人不能气馁,明年6月,待漫山遍野的三华李成熟了,一定会再邀请全国人民吃三华李!”郑桂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