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风采⑧ |林伟君:农业全产业链“保姆式”服务
林伟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林伟君是广东省第一批农村科技特派员,长期从事农业产业经济研究,涉及产业规划、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流通、智能供应链管理、休闲农业、电子商务、扶贫开发等领域。先后主持或参与课题50多项。获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8项,编著或参与编著著作7部、发表论文50多篇。成果获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以及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等。坚持“党建+业务”双融双促,负责全过程精准扶贫项目的总体策划,参与制定广东精准扶贫标准。成立首家“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开发“云上农科大学堂”特派员短视频培训直播平台和“农科U店”新零售平台,探索“五位一体”市场合作精准帮扶模式等,做农业产业全过程帮扶的科技传播者。
规划先行:做科技与产业帮扶结合的实践者
林伟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道路上,先后为省定贫困村英德市鱼咀村、连樟村,雷州市洪排村,以及连南县等做产业发展规划,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科技与产业帮扶相结合的路子。
通过构建“鱼咀村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和精准扶贫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帮扶英德市浛洸镇鱼咀村,是探索运用政府、村委、帮扶单位、农业科技和市场流通“五位一体”合作机制实现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先后发展30亩散养鸡场(存栏量10000只),156亩果桑木瓜等采摘基地,1800只中华黑豚养殖基地;开展优质水稻、蔬菜规模化种植,带动全镇贫困户实现本地就业。
林伟君及其团队还建设农产品智能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探索“优质品种+专家指导+特派员直播带货”全产业链扶贫模式。先后17次前往五华县华阳镇华新村开展帮扶工作。累计销售樱桃番茄5000多斤、水果黄瓜2000多斤、早脆梨1000多斤、咸蛋1000多箱等,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额150万元,带动合作社、农民增收20多万元,培养了本地农业品牌,助推华新村脱贫致富。
服务汕尾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2018年,林伟君团队帮助汕尾市成功申报了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产业园提供规划、实施、信息化与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等“保姆式”技术服务。对接服务海丰县蔬菜产业园,带动当地贫困户500户及一般农户2000多户从事安全农产品种养,辐射面积3万多亩,实现真扶贫、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科技助农:做农业产业全过程帮扶的科技传播者
林伟君承担“藏区特色农产品”、“农产品智能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10多项扶贫项目研究。依托广东省东西部协作扶贫产品交易市场、江南市场等,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科U店”直播电商新零售品牌。
决策咨询报告“构建广州对口帮扶合作共赢长效机制的建议”获得广州市主要领导批示;“关于推进广州市生鲜农产品互联网+冷链直配平台建设的建议”被广州市政协采纳;“关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促进我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的建议”被列为省政协主席会议重点督办提案;牵头制订“广东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农科大学堂”等,累计征集农业科研成果8845项,制作农业科技短视频课件100多部,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线上专题培训50多场,培训人员近10万人次,线上农业科技服务专题知识年均浏览量11.5万次。
设立驻点: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
2021年,在河源成立首家“河源市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开发“三库一平台”,即特派员库、成果库、需求库和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平台。先后组织农村科技特派员24人,覆盖河源6县区,调研贫困村118 条,服务农业经营主体50余家,举办技术咨询培训、现场技术指导60多场次,培训服务农户约1.8万人次,推广农业新品种29个、新技术42项,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8项。
如何帮助坪围村更好的发展花卉产业,持续增加村民收入,探索乡村振兴路子,是这个“家”的首要课题。 “花漾压花工作室河源站”、“河源市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驻坪围村工作站”先后顺利在该村落户;“巧手颂党恩,百年花绘农”花漾压花技艺项目正式启动等,引进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压花项目,对接村里延长花卉产业链需求,采取“公司收购+农户生产”模式,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在家里就业增收,为未来将坪围村打造成别具一格的压花手工艺品专业村和“乡村公园”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