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探土壤奥秘,解耕地保育题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一句话道尽了人类对终极奥秘的探索。宇宙很远,银河很亮。但在抬头望的同时,我们似乎对脚下这块踏着的“实地”,关注不太多。
人不断追寻着遥远的触不可及的星光,却忘了脚下沉默的土地,以温顺的姿态保守了上亿年的秘密。
太空,需要探索;土地,同样需要解密。
所幸,有这么一群人,与脚下这片土地一样,沉默,但不沉寂。一点一滴揭露土壤神秘的面纱。这就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里整日与土为伍的科研人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土地作为万物之源、立国之本,为人类的一切活动提供物质能量。因此,讲好“土地”故事,至关重要。为深入了解广东大地较之以往发生了什么变化,取得了何种成就,南方农村报记者深入采访了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这群土壤专家,讲述广东土地故事。
“土壤是我们可见、可触的另一个‘黑洞’”
“人类好奇心很强,总想要探索未知的世界。殊不知,他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认知还不超过5%。”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徐培智研究员告诉记者,广东全省总耕地面积约260万公顷,但是中、低产田占比高达60%以上。倘若这部分产田粮食亩产可以提升10%的话,广东省粮食年总产可以增加近9亿公斤。
健康的食品来自于健康的土壤,没有健康的土壤就没有好的粮食基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两藏’战略重点在于耕地。我们资环所一直以来的工作,就都是在围绕这个‘地’来展开的。”
“以往就是我们对土地认识不足,看产量降低了就猛加化肥;看作物生病了,就猛下农药。找不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徐培智说,“要提高耕地质量,我们首先要对土壤有基本的认识,要‘对症下药’。”
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针对中、低产障碍土壤改良,就构建了包含“土壤障碍诊断(寻病因)—改良方案构建(开药方)—效果评估(治病根)”在内的全套中、低产田障碍诊断与改良利用技术体系,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
“台山市冲蒌镇的反酸田,以前几乎寸草不生,经过我们整个‘疗程’的诊治,现在水稻已经可达500多斤的亩产量”,资环所张木博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农科院资环所已经建立了中、低产田改良示范基地15-20个,集成障碍土壤改良技术4-5套,示范改良障碍土壤20万亩,作物增产10%,辐射推广1000万亩。
“从农民中来,最终要回到农民中去”
耕地质量的提升或降低,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因素微小的变化,反映在作物上,都变得十分显著。
广东省耕地质量要提高,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土壤酸化和有机质含量低这两个问题。
由于广东工业化进程较快,以及农民为获得更高的产量,在耕作中大量使用化肥,使得土壤酸化加剧。
酸化的土壤会抑制根系的生长发育,影响作物对大、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降低对肥料的利用效率;同时,造成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种群变化,影响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造成土壤综合肥力下降。为保证产量,农民不得不又增施化肥。长此以往,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陷入恶性循环。
“针对土壤酸性改良主要有三种办法。第一是利用酸性土壤改良剂调节土壤酸度;其次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缓冲性,建立‘耐受’。三是优化耕作制度和施肥方案,合理进行轮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学效益的三丰收,这也是我们现在着重推崇的一种改良方法。”徐培智介绍道。
土地轮作一开始是一门经验学,史书记载中国早在西汉时就实行休闲轮作,主要依靠农民在耕作过程中摸索尝试适合在当地的轮作方式。而现在,轮作成为一门科学。“我们会通过实地考察,总结农民的轮作经验,用科学的数据回答其合理性,并系统提升形成较为完善科学的轮作模式,并将之推广出去,使得广大农民提高收益。”
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的差异,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在粤东、西、北地区建构了多元化种植结构下的土壤质量提升技术模式5至6套。例如:水稻-花生轮作、水稻-玉米轮作、水稻-蔬菜轮作、水稻-土豆轮作等模式。
“我们与基层的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技术合作,因地制宜推广轮作技术,让农民尝到甜头。实现经济增长、土壤质量提升、新技术推广的三赢局面。”徐培智如是说。如今,资环所已建立示范基地10-15个,培训农技人员1500-2000人,作物产量提升5%以上。技术辐射推广500万亩。
“打通科学家到农民的最后一公里”
从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到作物营养与高效施肥技术再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针对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做了方方面面的应用基础及实用技术研究。
“打通科学家到农民、理论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徐培智说。
由资环所自行研发的冷浸田改良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在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安徽等省份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与常规技术比较,经治理后的农田亩均可增产稻谷79.4公斤,新增稻谷1.58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3.97亿元。
资环所研发推广的种种技术均从农田出发,走进实验室、试验田,又再回到农田里去。“很多的技术推广都必须是建立在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上来进行的。要发展起来是要先让农民尝到甜头,才能被接受。”
根据不同地域的耕作习惯,因地制宜,对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改进。将经验和科学结合起来,达到螺旋式发展。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因地制宜,还要兼顾农民的效益。从技术研发推广到传递给农民,再逐渐成为农民的自发行动,新技术才能算是真正落地。只有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高度集中了,才能说是真正打通了科学理论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徐培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