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成立60周年
将持续发力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人才培养、深化改革
60年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下称“省农科院”)成立,当时仅有七系二组一室、200多名研究人员;如今,省农科院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全院不仅设置了15个专业研究机构,建有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产品加工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还建有7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国家种质资源圃(分圃);全院在编在职职工1118人,有高级职称专家537人,博士483人。
11月19日,省农科院举办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从1960年至2020年,省农科院以“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为己任,通过一代又一代农科人的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为广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
建院以来取得科技成果近两千项
六十载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农科人刻苦钻研、勇攀高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农业科研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了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为广东以及华南地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为例,省农科院在矮化育种、超级稻育种、水稻栽培上勤恳耕耘,为中国用世界约7%的土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发挥了重大作用。
前两项技术,都离不开曾任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的院士黄耀祥。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生产水平提高,增施肥料、小株密植等先进栽培技术普及与推广,传统高秆品种倒伏现象普遍发生,中南沿海地区,台风暴雨频繁,倒伏问题尤为严重,成为当时水稻高产的主要障碍。
黄耀祥提出选育矮秆品种的研究设想,以引进矮秆品种矮仔占为矮源,与广场13高秆品种杂交,于1959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个通过人工杂交育成的矮秆籼稻品种——广场矮。
广场矮等一系列矮化育种的育成,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解决的水稻倒伏减产、收获指数和产量不高的问题。水稻产量由当时的亩产150—250公斤迅速提高到亩产350—400公斤,实现了水稻产量的第一次大飞跃,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被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
黄耀祥不满足现有成绩,1996年向原农业部建议开展超级常规稻研究,率先启动我国超级稻育种工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成为超级稻育种的发起单位之一。
目前,省农科院水稻所已育成天优998、五优308、金农丝苗、合美占、吉丰优1002等20个水稻品种获得原农业部超级稻确认,占同期我国超级稻品种总数的15.27%。这些品种覆盖早、中、晚不同熟期类型,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生产需要。超级稻育种居国内先进行列。
在水稻栽培上,省农科院水稻所杨观宋研究员带领团队研制出一套科学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给中国带来了统一的种植标准,随后省农科院水稻所引进与创新水稻抛秧技术,研发出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这三项技术年覆盖率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为广东乃至南方稻区水稻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辉煌成绩的背后,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农科人笃行实干、砥砺奋进。据统计,建院以来,全院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近200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8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95项;育成通过省级及以上审定品种1200多个,获授权专利911项,获植物新品种权154项,制修订标准129项。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十三五”期间分别占全省的63.4%、70.5%,成为我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近年来,省农科院还大力实施金颖人才计划,培养支持金颖之光、金颖之星、青年研究员、优秀博士,一批既善科技创新、又善服务“三农”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正在茁壮成长。当下,科技人员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7人,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4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7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站长24人、广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127人。
科技特派员工作全省唯一受科技部通报表扬
六十载栉风沐雨,一代又一代农科人坚守服务“三农”初心,沾泥土、接地气,踏遍岭南的山山水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成果走进千万家。
“前期温度太低影响植物生长,随风飘移的除草剂与淋施未腐熟的人粪尿水等也影响了植株生长,我们应该改良土壤质量、淋清水、科学施用有机肥、喷洒农药……”在今年的春耕关键时期,省农科院韶关分院与共建单位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科技人员赴省定贫困村厚坑村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工作现场指导农作物种植,解决农户南瓜、辣椒等生长、施肥、病虫害等问题。
当地农户及村干部一边聆听科技人员建议,一边积极提问和交流,认真做好记录,为接下来的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如此,科技人员还与当地农户、村委等互相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实现“人走、技术指导不走”,保证了科技下乡和农业技术服务及时和持续性。
近年来,省农科院持续推进科技资源下沉地方,大力加强产学研、院地企合作,与地方政府联合建设了13个地方分院、30个专家工作站,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专家服务团队,还建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科技孵化器,构建起以省农科院为源头、分院为支点、企业为载体、专家服务团为纽带、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的院地企联动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除了在脱贫攻坚中形成“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协同创新、全链服务”的院地合作体系外,省农科院还建立了一支1000多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省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何秀古不仅着眼全局,围绕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谁、谁服务、怎么做”三大核心问题,跑遍全省所有涉农县区,给出了引领农村科技特派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浪潮的省农科院方案,还亲自作为科技特派员,牵头组建专家团队为海丰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供科技支撑,打造出服务产业园的“海丰模式”。
在示范效应下,省农科院全院逾七成科技人员已报名成为科技特派员,深耕基层,服务“三农”工作。2019年,在纪念科技特派员工作20周年之际,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工作受到国家科技部通报表扬,属于广东省唯一一个受到通报表扬的单位。
近四年全院成果转让合同金额超3亿元
六十载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农科人通过“传、帮、带”等培养模式,为省农科院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发展过程中,省农科院坚持创新立院,以科技创新为使命,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科研、推广相结合,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加快科技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产业支撑水平;坚持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干部职工成长成才,让干部职工共享发展成果。
据统计,省农科院充分运用政策、制度红利,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积极开拓科技成果市场,成果转化取得较好的成效。签订技术入股协议10项(折合金额1289.8万元)。2016年至2019年全院成果转让合同487项,合同金额超过3亿元。
在实践过程中,广东农科人从上世纪70年代的“坚持开门办科研,实行专业研究与群众性科学实验相结合”,到90年代的“面向市场搞科研,立足科研搞开发,搞好开发促科研”,再到今天新常态下的“以党建为引领,科技创新、产业支撑、人才培养和条件建设四轮驱动的工作主线”,淬炼出“求实、创新、笃行、务农”的院训精神。
省农科院院长陆华忠表示,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省农科院将持续在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人才培养、深化改革等方面攻坚发力,努力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产业支撑优势明显的高水平农科院,为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
撰文:黄鸿基
农科院院史大事记
1908年10月
广东省劝业道委派农学博士唐有恒筹建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试验场附设农业讲习所。
1909年
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成立,唐有恒任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场长兼农业教员讲习所监督。
1926年7月
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农业讲习所部分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农科学院,1931年改称中山大学农学院。
1930年4月
中山大学农科学院丁颖教授在广州创办了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场址在石牌(今石牌村)。
1950年1月
广东省农林厅在广州石牌原华南区农业推广繁殖站建立石牌试验场,在原稻作改进所设大沙头试验场。
1952年5月
石牌试验场与大沙头试验场合并,成立广东省农业试验场,隶属省农林厅。
1956年4月
广东省农业试验场与华南农学院稻作试验场(前身为中山大学农学院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合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丁颖任所长。
1959年1月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关于“将大区所下放到所在省领导,作为地方体制”的决定,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改为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隶属广东省人民政府。
1960年1月
中共广东省委作出了“关于建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决定”,设七系、两组、一室。
1999年
根据《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粤府〔1999〕51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7个研究所被定位为技术开发型研究所;1个研究所被定位为咨询服务型研究所;5个研究所被定位为公益型研究所。
2012年5月
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共有8个公益一类科研事业单位;8个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其中科研机构15个。
2020年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成立60周年,甲子芳华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