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科技特派员下乡记
村民虾叔知道,老朋友陈伟雄一定会来。
虾叔今年60多岁,是广州从化区龙潭村村民。春耕多少会受疫情影响,但他并没有太慌张,信心的来源就是陈伟雄——一位科技特派员。
虾叔对陈伟雄的信任,源于一年又一年的好收成。2007年,陈伟雄和他的团队把苦心多年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广丰香8号”带来了龙潭村,每年还会来村里指导十几次,虾叔说起他来,仿佛在说村里的邻居。
十多年过去,地里种的还是这个品种,长势很不错。虾叔向记者夸耀起来——不仅长得好、少生病,而且味道也好。
陈伟雄与龙潭村结缘,与科技特派员制度息息相关。该制度最早在福建省南平市推出,并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层面制度性安排。广东自2007年启动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培训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约63万人次,推广先进农业和农村适用技术4615项,累计为17万户农民直接提供各类农业科技服务。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广度与深度在不断拓展。今年4月13日,广东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百团千人争代言活动动员令,科技特派员化身为优质农产品代言人,帮助村民拓展销路。
筛选万次挑出“好种”的品种
“有些技术问题是我们农民突破不了的,只能‘看天吃饭’。”广州金晖火龙果场何国辉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农业专家的渴求,在他看来,没有专家团队的支持,农民就像“没有拐杖的盲人”,举步维艰。
“其实有些技术问题,在实验室已经得以解决,农民可能不清楚有这样的技术,专家可能不清楚农村的需求有多迫切。”在从化区副区长谢青梅看来,科技惠农最实实在在的做法是把科技真正送到农民手上。
有没有方法让农业与科技“牵手”不再难?在陈伟雄看来,“科技特派员”就是答案。
从2007年杂交水稻“广丰香8号”在这里开始试种,作为市农科院水稻种植的专家,陈伟雄就像“报时鸟”一样准时,踩着农时表而来。播种、育苗、插秧、追肥……就今年,陈伟雄已去过龙潭村6趟了。
陈伟雄在农村长大,他了解好种子对于农民的重要性。为了培育出让农民真正觉得“好种”的水稻,陈伟雄所在的市农科院科研团队苦心经营多年。
“叫广丰香8号,就是因为之前的1到7号都失败了。”陈伟雄说,这期间,他们淘汰了1万多个样本。
最终,广丰香8号既保留了母本粤香占田间稻瘟病抗性好、丰产性好的优良性状,又综合了父本增城丝苗品种九七香食味口感好、有清香味的优点。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欢迎,该品种每亩可增收300至500元。
但选育良种只是开始。“今年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香味减弱现象。”陈伟雄说,再好的水稻品种,长期种植也会出现品种混杂退化及香味减弱现象,最终影响品质,所以需要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期除杂,也需要每年向农民供应提纯种子。这也是他年年都来龙潭村的原因。
近年,他发现除了品种混杂的原因,广丰香8号香味减弱也是因为长期种植,土壤里面相关微量元素消耗殆尽、养分不足有关,他目前推荐村民使用高校研发的“香稻肥”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我种过的最好品种。”种了几十年地的虾叔从2008年开始一直种植广丰香8号至今。在虾叔看来,“随叫随到”、经常指导村民种植的陈伟雄,俨然与龙潭村人无异。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品种连续多年位居广州种植面积第一位。
陈伟雄感谢科技特派员这一身份,架起了他与龙潭村民的桥梁。但同时,市场也在变化,人们对水稻的需求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这对以品质制胜的龙潭大米来说是个利好。”陈伟雄说,自己领到了下一个任务,如今正在和上下游企业洽谈,让龙潭大米真正走向品牌化。
“植物医生”客串“微商”
不久前来到河源市连平县元善镇果满园农场,科技特派员廖永林松了一口气。
今年2月中旬,广东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倒春寒天气,该农场也在受影响范围内。因疫情影响交通,廖永林没法去现场,看到天气预报后他马上通过微信和电话告知当地农户,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如今看到满园的鹰嘴蜜桃和百香果长势良好,压在心上的大石头总算放下。
专注于岭南特色水果的病虫害防治,其实不是廖永林的初衷。2010年,廖永林毕业来到省农科院时,本希望成为水稻方面的专家。但报名成为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奔走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研究水稻人才济济,但岭南特色水果方面的专家缺口却很大。
“想为农村做点事。”越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廖永林越感觉到农村对于冷门作物专家的需求。最终,他把主攻方向改为小宗作物,特别是岭南特色水果领域的病虫害防治。这次“救”下了鹰嘴蜜桃和百香果,农场特意给廖永林发了封感谢信,称其为“植物医生”。
此外,科技特派员还带动更多专家组团下乡,一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来自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孙东磊介绍,此前,白云区龙塘村的萝卜出现表面花皮的问题,一开始都以为是病害,专家团队集体调查后才发现,根源是萝卜蝇,实为虫害。“类似于医生的会诊,团队的好处就是发挥每位专家所长。”孙东磊说。
如今,科技特派员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广州在2018年开始实施乡村振兴“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目前共组建了345个专家服务团队,由来自省内外66家科研教学单位的2331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而科技特派员正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除了农业技术,村民其实还需要一揽子的科技服务。”廖永林说,农民既愁种不出,更愁卖不掉。前者能用技术解决,后者则需要更多资源支持。他自己偶尔就客串下“微商”,帮种植户找销路。
今年受疫情影响,种植户担心7月鹰嘴蜜桃滞销,廖永林也未雨绸缪,积极寻找直播带货销售渠道,这对他来说是新的挑战。
带来城里的市场化模式
随着农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广州花都会兴绿色农场创办人黄小兵坦言,两个问题让他困扰不已。
首先是人手问题。1998年创办农场时,付几百块钱,周边村民就抢着干活;现在人工贵了,年轻人也很少愿意干农活的,这逼着农场提高机械化水平;
此外,虫害也让黄小兵头疼。农场生产菜心、小白菜、芥兰等叶菜,近年来也开始注重品牌建设。而随着害虫抗药性逐渐提升,如何在控制虫害的同时兼顾叶菜品质,是个不小的难题。
在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线下,黄小兵找到了来自省农科院植保所的科技特派员林庆胜,他所在的团队研发出了以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为核心的叶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该技术可以理解为给种子穿上用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等打造的“衣服”,通过精准施用农药和肥料降低虫害。“以前播种是撒下一撮发芽一两棵,现在是种下一棵就发芽一棵。”林庆胜解释道,现在农村缺的不只是传统的种植技术和服务,产业升级带来的对新技术的渴求也越来越大。
如今,会兴绿色农场已经有约300亩地用上了该技术,黄小兵算了笔账,叶菜生产前期可少喷2次或3次农药,仅农药费用每亩每次就节省了约60元。该技术也适用于机械化播种,人工和虫害的问题都得到了缓解。
在广州增城石厦村,广州创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淑芬助力该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番石榴村”。近年来公司走向品牌化、规模化的时候,她遇到了新问题:农民相信眼见为实,推广新品种时,他们总质疑新品种是否种得好、是否卖得好,导致新品种推广周期长。
怎么办?刘淑芬想到了她创业路上的一位朋友——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徐社金。徐社金从事岭南特色水果地方品种收集、新品种选育近40年,目前他与刘淑芬新合作打造广州水果世界基地平台,该平台正探索打造可供各地快速复制推广的种植模式的方案。
“类似于真功夫、肯德基等连锁品牌,农产品品牌化、规模化必然要有方便市场推广复制的运营模式。”在徐社金看来,科技兴农已经不单单是送技术下乡,更是市场模式的推广与探索。
“当下,从城市来的科技特派员正好带着技术、项目和资金等生产要素下到农村。”在林庆胜看来,农业生产越来越体现出高科技含量、重资产化的新特点,这是农村的短处,迫切需要城市力量的注入,科技特派员正是一种好的形式,将助力实现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