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杂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人才下沉 科技下乡 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是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之一。一直以来,省农科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省科技厅关于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具体要求,坚持以农业农村需求为导向,着重在组织领导、健全机制、专家到位、媒体宣传等方面做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使院内农村科技特派员真正成为活跃在全省农村的科技推广生力军,为促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10月,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之际,省农科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受到肯定,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受到科技部通报表扬的单位。
高度重视,确保全院上下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
省农科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院长、院党委书记亲自研究并推动,成立以院长为组长,院领导和院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和长效机制,为特派员开展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切实把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加强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抓好落实。2019年,省农科院先后7次研究部署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传达学习中央、省关于农村科技特派员文件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全院上下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
省农科院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乡”动员会现场
完善机制,全力保障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
一是实施分类培养。省农科院在科技人员职称评聘体系中,专门安排了“科技推广与服务”系列,并制定配套考核评价标准,引导科技人员投身服务“三农”工作。将省科技厅安排的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项目重点向该系列科技人员倾斜;对有一定工作成就的科技人员增加安排科研项目,进行提质培养;对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年轻科技人员安排专项资金,推动其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农村科技特派员。
二是加强成果奖励。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科技特派员申请各类创新项目、推广项目,对特派员重要科研成果、项目给予奖励,鼓励特派员承担横向项目和企业委托研究项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三是激励成果转化。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办法,保障农村科技特派员合法收益。鼓励特派员通过许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研发转化团队可分配扣除成本后60%以上的收益,且其成果转化可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四是完善考核评价。开展科技公益服务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在原单位工资福利、岗位、编制不变,其工作业绩纳入原单位工作考核。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科研人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特派员,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并在评优、晋级和职称评聘中优先考虑。
专家到位,全面推进资源下沉服务地方
截至2019年年底,省农科院共有745名专家进入省农村科技特派员专家库,分别有199名、282名专家入选河源市、清远市农村科技特派员专家库,为全省科研院校中入库人数最多的单位。全院共安排79个项目、选派400多名农村科技特派员专家对接全省14个地市的41个县(市、区)236个省定贫困村,为超过2500户贫困户提供服务。专家研究领域涵盖水稻、果树、蔬菜、作物、茶叶、畜牧、水产、植保、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土肥、质量安全、信息化等各个方面,为全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了核心的人才支撑保障。专家带资金、带技术、带信息下乡进村、到场入户,深入基层开展对接服务,着力通过科技力量解决我省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
省农科院资环所科技特派员到博罗县开展“暑期大下乡”活动
一是充分发挥13个地方分院的平台作用。通过驻点科技人员和依托单位“带路”,迅速调研摸清对接地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组建全产业链科技服务专家团队,汇集各类科技资源,有针对性地以地方共性瓶颈问题为导向,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集成技术有效推广应用,以“农村科技特派团”的形式带技术、带项目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构建起以科技创新为源头、地方分院为支点、专家服务团为纽带、农业企业为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的院地企协同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二是研究出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乡村产业振兴支撑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以项目形式推进工作,在198项意向申报项目中遴选出79个项目予以支持,明确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绩效指标等,要求项目主持人需组织实地调研,了解最新实际技术需求,与当地村委、扶贫工作队商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合理安排项目进度,确保项目实施内容符合对接贫困村的技术需求和能够解决其产业发展技术问题。
三是科学安排,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支撑作用。一方面机动灵活落实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任务。组织科技特派员以省农科院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依托,采取机动灵活的工作方式,团队与个体相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站点、进驻企业、进驻园区,因地制宜开展工作,通过结对帮扶、共同研发、示范指导、集中培训等途径,从生产理念、产业信息、主导品种、关键技术等方面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在促进企业提质、农民致富、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特派员的工作专长。另一方面,在关键节点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聪明才智。省农科院在配合省有关部门编制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充分征求科技特派员的意见;在为地方编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和制订实施方案时,组织科技特派员参与其中;组建31个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专家服务团队时,以骨干特派员为领队;在孵化初创企业时,指定特派员结对指导。等等这些,都在关键节点上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智慧,体现特派员的价值。
工作扎实,对接服务成效初显
一是全面深入调研,摸清对接村产业发展情况。据不完全统计,省农科院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主要对接服务的236个贫困村产业年产值总计约1.64亿元;在对接服务规模上,共种植水稻21960亩、水果32120亩、蔬菜14383亩、花生2000亩、甘薯2100亩、甘蔗15亩、南药400亩、烟草750亩、茶叶5700亩、花生20亩、玉米30亩、大豆30亩、牧草430亩、桑园850亩,养殖猪年出栏10000头、牛年出栏595头、山羊年出栏400只、优质鸡年出栏3.45万只、兔年出栏500只、鹅年出栏8.7万多只、鱼5万尾。
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赴河源连平、龙川、东源等地开展灾后复产指导
二是围绕产业发展技术难题,深入开展技术对接指导。省农科院农村科技特派员专家围绕对接村农业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与政府、企业、农民共同研究制定配套技术指导实施方案,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技术服务方面,累计有专家3000多人次进村指导508次,开展技术培训327场次,培训技术人员、农民超1万人次,服务贫困户2508户,建立示范基地58个、总面积3456亩,推广应用新品种721个次、新技术117个次、新成果44个次,派发种子6.09万包、农药993瓶、化肥4.82吨,开展创新创业服务203次。
三是助力地方打响农业产业品牌,引进企业帮助解决销售难问题。省农科院还通过全产业链科技专家服务团,帮助地方打造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品牌,如加工所特派员宫晓波通过在东源驻点服务,组织院所专家为东源板栗成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为东源板栗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名片。在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难方面,省农科院特派员专家通过各种渠道为对接贫困村引进广州绿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汕尾市绿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中合智慧(东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梅州市乐得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帮助对接销售,解决销售难问题。经初步估算,通过科技对接帮扶后,已帮助对接贫困村实现年产值增加502.6万元。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省农科院高度重视农村科技特派员宣传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7月以来,已在学习强国APP、新华网、人民日报数字媒体、《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新闻联播、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南方农村报》、省扶贫信息网、地方政府网站等媒体发布新闻近200篇。2019年6月,省农科院农村科技特派员专家第一时间深入河源等地开展“龙舟水”救灾复产技术指导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得到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导组的肯定。2019年11月5日,《农民日报》以“科技沉下去,产业旺起来——广东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兴农富民记”为题,专题报道了省农科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和经验。
展望未来,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在省科技厅指导下持续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推动人才下乡、科技下沉,以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发挥省农科院地方分院平台和全产业链科技服务专家团队优势,向基层增派农村科技特派员专家,围绕地方农业农村发展,面向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持续联合攻关,带动基层农技水平提升,通过科技力量带动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继续在联合申报项目、共同搭建创新平台等方面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力求为地方农户及企业提供更周到的科技服务,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推进“政产研”紧密结合的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新模式,牢记嘱托,秉持初心,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到百姓家,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省农科院应有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