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媒体聚焦

【新华社】千年桑基鱼塘重回珠三角

时间:2020-03-16 09:07 来源:本网原创稿 【字体:
         桑农麦翠婵一大早起来,就赶去桑林里摘桑葚,因为又有了新订单。一颗颗熟透的紫黑色桑果轻轻地从树上摘下来放到篮子里,再分装成小盒。
  方塘万亩如镜,镜中青桑如缀。
  这就是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生产画卷。三四月时,一树树青翠的桑叶间,藏着或紫或红的桑葚。窄窄的桑林两边是一口口池塘,游鱼弄桑影。
  麦翠婵从事采桑养蚕工作已5年,更早关于桑基鱼塘的记忆还在改革开放前。她说:“那时候还小,是生产队集体种的。”
  闻名国内外的桑基鱼塘是基塘农业的一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廖森泰说,基塘农业在岭南最早起源于汉唐时代,曾在明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等时期迎来数次发展高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后,桑基鱼塘迅速衰落,涌现出菜基鱼塘、花基鱼塘等形式。
  改革开放后,在珠三角工业化大发展中,基塘农业曾大面积消失。近几年,桑基鱼塘又重回珠三角。如今在佛山西樵山下的基塘农业保护区,不仅有核心区1万多亩桑基鱼塘,还辐射带动周边20万亩基塘农业。
  重现珠三角的桑基鱼塘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侧影,也是我国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升级转型的镜像。廖森泰说,桑基鱼塘充分利用珠三角水网密布、洼地众多的特点,构成了“堤围+河涌+基塘”的水利系统,能改善和维持珠三角生态系统。生产中桑叶喂鱼养蚕——蚕沙喂鱼——塘泥种桑的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出品优质绿色。
  59岁的梁绍敬养了一辈子鱼,他说,桑基鱼塘的鱼主要用桑叶和蚕沙养,比用饲料养鱼长得慢,但肉质更佳,吃起来更爽口更鲜甜。
城乡融合、三产融合也成为重生的桑基鱼塘的特点,集农业生产、加工制造和休闲观光于一身。西樵山的万亩桑基鱼塘是佛山着力打造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融合了桑基鱼塘文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乡村振兴示范等功能。
  位于这片示范区中的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面积有1000多亩,种植了2万多棵桑树。旅游园工作人员江艳红说,园里不仅可以给游客提供采桑、观鱼、养蚕等桑基鱼塘休闲观光,还加工制造桑葚酒。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已利用桑葚研发出桑葚酒、桑葚饮料等系列产品。
  “往年三四月桑葚成熟期,周末每天有七八千人入园参观。今年因为疫情,客户可在网上订购桑葚,当天摘当天发货,保证新鲜。”江艳红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