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餐桌背后的“动物世界” 动科研究人员的执着与坚守_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媒体聚焦

【南方+】农科新故事⑯|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餐桌背后的“动物世界” 动科研究人员的执着与坚守

时间:2018-11-28 09:52 来源:本网原创稿 【字体:
  常言道“畜粮安天下”“无鸡不成宴”,可见畜牧水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曾几何时,肉蛋奶对寻常老百姓来说是奢侈品,很多人过年才能吃上一只鸡。今时今日,肉蛋奶已成为餐桌上必备的食材,人们的需求已经从“有得吃”向“吃得好”转变,优质放心的肉蛋奶也成为现代人对食材最基本的要求。如此巨大的变化,除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外,离不开一代代、一批批动科研究人员在平凡岗位的奉献,离不开他们的执着与坚守。
  在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下称“动科所”),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始终走在畜牧水产科技的前沿,一直围绕“一头猪、一只鸡(鸭)、一条鱼”讲故事,从一而终情系人们舌尖上的福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动科研究人员。
  66个春秋,动科研究人员始终以“蓄德励精,鼎新致用”为行为准则,弘扬“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协力攻艰,追求卓越”的研究所精神,潜心畜禽水产养殖的科学研究,成就了一批批成果,有力支撑了广东畜牧水产业的发展,也涌现出一批批的杰出人才。上世纪70年代,陈德强、梁锡龄、李宝澄、林国校等老专家参与的“大花白猪群体继代选育”所选的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并获得1979年广东省科学大会奖;上世纪80年代,由文伯珍、潘穗华、樊丽珍、姚开日等专家开展的“三黄胡须鸡的选育及利用研究”、“广黄鸡的选育及利用研究”等研究,为后续的研究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文伯珍、莫棣华、何霆等老专家参与完成的“鸡的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的研究”并引进国外添加剂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广东饲料工业的发展,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世纪90年代以来,蒋宗勇领衔的动物营养团队,围绕动物的营养需求,进行了系统研究,解决了仔猪断奶应激健康养殖、猪和黄鸡的营养标准制定等关键技术难题,取得重大成果,获得了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舒鼎铭领衔的家禽育种团队,紧扣地方品种的研发利用主线,培育出岭南黄鸡Ⅰ、Ⅱ、3号配套系,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类似的事迹不胜枚举,一个个成就背后都蕴藏着独特的“故事”。

图片说明

 

良种培育和精准养殖  双轮驱动引领产业发展
  良种良育,精准养殖,是畜牧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满足人们对“价廉物美”肉蛋奶的需求。动科研究人员紧扣良种培育和精准养殖两大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利用依托动科所建立的“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研究室”、“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平台,通过良种良法双轮驱动,不断推进产业发展。

图片说明

  畜禽育繁谱华章。今天饱受好评的地方鸡种,曾受冷落的十几年间,国家肉鸡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舒鼎铭带领团队用行动诠释了何为“耐得住寂寞”。首先在前人基础上开展优质地方鸡品种保护,并围绕广东四大名鸡之一的惠阳胡须鸡进行系统研究。家禽育种研究室副主任罗成龙告诉记者,“单纯‘保种’的环节就得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为改良惠阳胡须鸡繁殖性能差、身型瘦小的缺陷,该团队开展了“惠阳胡须鸡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系列研究, 15年如一日,成功培育出国家审定肉鸡配套系“岭南黄鸡3号”,摸索出地方鸡开发利用的有效模式,并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地方品种保护与利用掀开了崭新一页。该成果于2011年、2014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不完全统计,该团队自主培育的“岭南黄鸡Ⅰ、Ⅱ、3号”三个配套系95%以上实现了产业化,被推广到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上市岭南黄优质鸡近4亿只,在全国黄羽肉鸡市场中占有率近10%。同时,该成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直接或间接带动养殖户超过8000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有效推动了黄羽肉鸡的产业扶贫工作。

图片说明

  在猪育种方面,猪育种团队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以广东省优良地方品种大花白猪为基础,培育了广东花猪,其与外种汉普夏猪杂交,肉猪的胴体瘦肉率达53%以上,作为生产瘦肉型商品肉猪的配套品系,得到了市场的大力推广。团队研发的优质瘦肉种猪及其繁殖性能调控技术荣获2018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该团队还承担了——广东小耳花猪、藏香猪、粤东黑猪等地方品种的保种和开发利用的任务。另外,动科研究人员在育种基础上,还根据品种特点建立了繁殖技术管理体系,先后研究开发了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水牛超低温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牛胚胎移植技术等繁殖技术,大大提高了畜禽的繁殖效率。

  陈卫东所长表示,“动科所高度重视畜禽品种的选育工作,在保护优质地方品种和开发利用方面,不遗余力。依托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创新育种技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选择等方法,推进育种大数据应用,构建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接下来,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加快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提升畜禽业的核心竞争力”。

图片说明

  畜禽养殖攀高峰。在有了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除养殖模式和养殖环境外,动物营养需求和饲料成为提高生产性能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精准饲喂。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生猪养殖业在广东率先进入集约化,通过规模化养殖提高效益,但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仔猪断奶应激反应导致腹泻率、病死率居高,使行业损失惨重。当时国产饲料无法解决该问题,只能依靠进口产品。为此,蒋宗勇研究员带领团队用5年时间研制了抗仔猪断奶应激饲料配制技术及系列成果解决了行业的这个重大难题。猪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副主任王丽告诉记者,直到今天,该团队仍未放松对改善仔猪断奶应激的研究。目前该团队主要通过改善肠道健康,通过使用益生菌、功能性氨基酸等添加剂、保育料等方式调节肠胃发育从饮食上解决断奶仔猪应激反应。同时该团队对全猪不同发育阶段进行了营养调控技术研究,有效解决了精准营养和肉质调控的饲料配制技术。另外,团队还建立了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关键营养技术,使我国母猪窝产活仔数增加1.1~1.5头,母猪年产仔数增加2~3头,该技术已广泛投入应用。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蒋宗勇研究员带领团队15年如一日,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进行我国猪、鸡饲养标准以及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团队系统提出了我国猪、黄羽肉鸡的主要营养需求参数等,建立了适合我国猪、黄鸡营养需要标准,提出乳猪料、雏鸡料等优化配方技术,为我国猪、黄鸡饲养与饲料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其成果获得2002年、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动科所在水禽营养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郑春田副所长带领团队,通过多年努力,建立了小型蛋鸭产蛋期营养需要标准,为蛋鸭的高效、健康养殖提供了重要营养技术支撑。总之,动科所从动物营养与饲料着手进行研究,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养殖水平,勇攀畜峰;加快推进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及转型升级,给畜牧养殖技术带来不可忽视的贡献。
  水产养殖显特色。鱼、虾、蟹……各种味道鲜美的水产产品是餐桌上的饮食佳品,但华南特色水产养殖一直是动科研究人员的关注点。曹俊明、黄燕华研究员带领水产团队针对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鱼虾抗病抗应激能力减弱、饲料利用率低、不同品种的鱼虾缺乏精准配合饲料等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

图片说明

  水产研究室副主任赵红霞告诉记者,该团队联合其他单位开展了“水产动物系列功能性添加剂及配合饲料的研发与应用”、“广东特色水产养殖动物抗氧化应激与免疫力的营养调控研究”“乳酸菌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等系列研究”,构建出生物技术添加剂主要生理功能评价技术平台,同时还开发了水产饲料专用核心设备和系列配合饲料产品,集成建立了产业化技术应用体系,并在通威、恒兴等水产饲料企业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水产养殖和饲料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该团队十五年来紧扣华南特色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这一主题,推动广东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华南地区的空白。相关技术及新产品在8省市100多家饲料企业推广应用,3年累计推广水产动物功能性添加剂4500吨,生产高效环保水产配合饲料150万吨,新增产值95.90亿元。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为广东水产养殖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与时俱进,研究高品质肉蛋奶生产技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曾经的“瘦肉精”事件,到现今讨论得沸沸扬扬的肉品“抗生素”问题,无不反映出人们对舌尖上安全的担忧。动科研究人员一直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对抗生素、微量元素等饲料添加剂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跟踪,并寻求从技术上彻底解决此类隐患。

图片说明

 

  针对抗生素等添加剂问题,农业部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至2020年,我国饲料实现全“无抗”、微量元素“锌”在仔猪饲料中含量降至110mg/kg。动科所已开展了前瞻性研究,蒋宗勇研究员带领团队通过聚焦猪肠道微生物的研究,筛选了益生菌代替抗生素,取得一定的成效。新成立的生态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室马现永研究员团队利用柑橘提取物、菌类多糖等植物功能性物质代替抗生素,也取得可喜进展,利用纳米技术实现微量元素减量化已进入中试阶段。人们吃到放心、“无抗”的优质肉蛋奶已不再是奢求。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从量向质转变,高品质肉蛋奶的生产技术成为动科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蒋宗勇研究员带领团队主持的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优质商品猪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已获立项。该项目组织了国内顶尖专家和温氏、牧原等上市公司在内的大型养殖企业联合攻关。猪育种、生态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室联合研究的高品质猪肉课题,有了较大进展。猪育种研究室主任李剑豪告诉记者,目前以藏猪等地方品种为主的三元杂交配套组合已进入肉质检测分析阶段,有望在生物饲料科技的配合下,生产出高品质猪肉,满足人们的味蕾。

拓展新学科,发展智慧与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

  以精准饲养为核心的智慧畜牧业与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围绕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动科所在拓展新学科方面也做了一系列布局。
  首先,以技术入股方式与广州速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起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广东速率智慧畜牧水产技术研究院”,将动物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通过多学科融合实现养殖智能化、数字化。目前正在开展养殖场智能管理及环境监控、动物行为识别与健康状况监控、冷鲜鸡品种与品质识别等系统的研发,助推智慧畜牧业的发展。
  环保问题已成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瓶颈之一,建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势在必行。为此,动科所新成立了生态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室,以生态养殖、种养结合、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减排、臭气处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利用纳米技术提高微量元素吸收的减排技术;通过昆虫过腹转化粪污达到资源高值化利用和零排放技术;利用酶制剂和益生菌降解臭气物质,集成臭味综合治理的生物技术。该研究室主任马现永告诉记者,随着这些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解决养殖场“脏”“臭”等环境问题。
  同时,动科所不断致力于优化畜牧产业结构,针对广东省草业与草食动物现状,培育了适合广东地区的柱花草新品种,建立了牧草种质资源圃,对广东奶牛、肉牛和黑山羊的养殖技术做了系列的研究。王刚副所长表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建设背景,做好现代马业的研究将是草食动物研究室未来的研究重点”。
记者观察| 蓄德励精  鼎新致用

 “蓄德励精,鼎新致用。”

  这是令动科所引以为豪的所训——“蓄”与“畜”同音,动科所以前叫畜牧所,研究也围绕畜牧开展;以“德”为先,强调科研工作者要德才兼备;“励精”即精益求精,致力于科学研究;“鼎新”即创新,“致用”即成果实际应用,不难联想到动科所一直践行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66个春秋,其传承和发展的厚度着实令人感叹。陈卫东所长谈到:动科所根基很深,想发展必须有传承,但必须结合时代需求,在发展中传承。

  该所长期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从基础到应用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化集成创新”发展链。翻阅该所的论文成果汇编,发现从动物营养需求、代谢机制机理,到饲料营养标准配方,再到产业化应用,动科所给我国的饲料工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从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到优良遗传基因的挖掘,再到自主产权的配套系创制,直至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均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就有6项之多,而且每个研究团队均对应一个该所参股的科技型企业,其成果通过这些企业熟化后再进一步推广到行业生产中,尽量避免了证书上“书架”,成果难上“货架”的现象,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卫东所长表示:“做科研就要‘顶天立地’,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我院建立高水平农科院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立地’是我们永恒的职责,但在脚踏实地基础上,必须敢于‘仰望星空’,这样才能站在动物科学技术的前沿,达到相得益彰、止于至善的目标。我们所在顶层设计、资源分配上也是这样规划的。”

  据介绍,该所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获得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该所目前拥有我国动物科学领军人物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4人,其中一位为首席科学家,培养了省农科院“金颖之光”2人,“金颖之星”2人等等。近年来还招聘一大批有志于动科研究的博士、博士后。陈卫东表示:“构建人才高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我院对我所的具体要求,更是我所实现科研工作‘顶天立地’目标的迫切需求。”

  该所的科技人员不怕艰辛,甚至已退休的老专家仍继续发挥余热。例如,原所长莫棣华研究员,还时常告诫年青研究人员在选题立项上要“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睛盯一个,脑海想一个”,才能延续拟定的研究方向。正是这群“动科研究人员”的日夜坚守,才有了餐桌背后“动物世界”的动人故事。

图片说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