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财宝典》新牧网】替抗、工艺创新、提高活性,中兽药发展还有哪些新方向?
为了更进一步推进中兽药产业在安全健康食品中的作用,推动中兽药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的有效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7月14日,“广东省中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以下简称创新联盟)在广东省农科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如期举行。
现场签到墙
会议现场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廖森泰书记、华南农业大学廖明副校长、广东省农业厅蒋文泓处长、广东省科技厅梁宇宁处长、广东省动物保健品协会李跃龙秘书长、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专业委员会武力主任委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所长徐志宏研究员以及各行业精英、企业代表100多人。各级领导对创新联盟的成立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认为联盟的成立非常有意义。在当前人们注重食品安全的的形势下,中医药里有很多宝藏还待我们去挖掘,希望联盟的成立能够促进中兽药的创新发展,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仪式最后,与会领导和参会成员共同进行了创新联盟的揭牌仪式。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书记廖森泰
广东省科技厅梁宇宁处长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廖明
广东省农业厅处长蒋文泓
大合影
揭牌仪式
创新联盟启动仪式结束后,紧接着举行了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华南农业大学郭世宁教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何永明教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彭新宇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高级兽医师向蓉、广州中医药大学张军教授分享了主题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郭世宁
郭世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西结合
从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以来,抗生素虽然维护了人和动物的健康,但抗生素也存在不少的弊端。一方面,抗生素的耐药性强,会产生毒性、过敏反应和三致作用,另一方面,抗生素甚至会在人和动物中引起菌群失调。随着替抗减抗的呼声越来越高,减抗替抗已然成为一个趋势。
所谓减抗就是减少治疗抗菌药物的应用,而替抗指替代抗生素促生长剂的应用。但是现实中对人们减抗替抗存在不少的误区。普遍认为减抗替抗=无抗;不是否定中医中药,就是否定西医和化学药物;更有认为中兽医药的春天来了等。
因此,为了做好减抗替抗工作,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郭世宁认为,可以参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西结合的思路。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何永明
何永明:中兽药研发评审关注安全和有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何永明以抗感冒药为实例,分享了药效学的试验设计和客观指标的选择方法,并以45例石黄柴芩汤治疗时行感冒高热的临床病例向大家说明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突出说明了中兽药研发中 “安全和有效”的评审关注点。
何永明说明了进行中药抗流感病毒研究常选用小鼠,而最好的是雪貂,但价格偏贵。在试验设计上,可选择抗病毒试验、解热试验、抗炎试验、抗过敏试验、镇痛试验、免疫调节试验和镇静试验等。
事实上,各种试验都需要通过各种指标来观察受试动物的反应,并且各自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以抗炎试验为例,抗炎实验是要是以渗出、肿胀、白细胞游走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等急性炎症来观察试验动物的抗炎作用;再者解热实验,需要用菌苗、酵母或其他制热原制成发热动物(家兔、大鼠)模型,然后在给予受试药物,观察其退热作用。何永明特别强调常用的抗病毒作用研究方法可根据病毒宿主或需求的不同进行选用,大致又可分为三大类,即细胞或组织培养法、鸡胚法和整体动物保护试验。
在客观指标的选择上,应该遵循相关标准。中西医的诊断标准也不尽相同。关于观察指标,何永明着重分享了安全性观察和疗效性观察,其中安全性观察包含体检项目和其他器官、血液的检查等;疗效性观察侧重对症状的观察,以及体内白细胞和血清等的检查。最后,他强调试验疗程应根据试验目的、实际情况及公认评定标准来确定。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彭新宇
彭新宇:复方辣蓼制剂选对方法是关键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彭新宇汇报了“复方辣蓼制剂的研究进展”。他介绍了如何提取辣蓼和牛耳枫中黄酮类成分,提供了四大提取法,分别是热水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加热回流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在提取过程中需要考虑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他们对辣蓼和牛耳枫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实验结果表明辣蓼、牛耳枫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RSD分别为0.68%、1.73%,重复性好,说明该最佳工艺条件是稳定可重复的。通过实验,他建议辣蓼和牛耳枫这两种物质使用超声提取法。
对样品原料进行检测时发现,不同产地与批次间辣蓼、牛耳枫六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相差很大,因此应从源头上控制药材质量。
在枫蓼发酵上,彭新宇强调了发酵菌种的筛选,他建议发酵方式可选择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其中固体发酵后会增加黄酮成分的溶出,能增加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量,而液体发酵发酵后,黄酮成分降低50%以上,且传统水煮液提取不充分。通过对发酵菌种的筛选发现:
1、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周期短,发酵过程易控制
2、水煮液中总黄酮溶出含量较发酵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发酵后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含量增加
3、从发酵效果、节约时间和能源的观点考虑,建议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
选好菌种以后,发酵条件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发酵条件的筛选,彭新宇认为最佳条件为pH=7.0;温度=28℃;湿度=80%;料液比枫蓼:培养基:水=1:1:0和最适菌量=33ul/g。
对枫蓼制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发现其无毒。通过对镇痛、抗炎、抗痉挛和乙醇致胃黏膜损伤的药效试验发现:当枫蓼制剂的LD50均大于45 g/kg,小鼠最大耐受量可达6 g/只(300g/kg)即枫蓼制剂为无毒。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枫蓼制剂对大鼠毒性小,且枫蓼发酵液毒性小于枫蓼水煎液。枫蓼水煎液和枫蓼发酵液均有镇痛、抗炎、抗痉挛和保护胃粘膜作用。
广东省农科院动卫所的高级兽医师向蓉
向蓉:中药活性物质与益生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高效益
今年是个丰收年,荔枝和龙眼迎来了大丰收。当龙眼和荔枝当中的中药活性物质与益生菌联合使用的话,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且看广东省农科院动卫所的高级兽医师向蓉是如何让它们“大放异彩”的。
向蓉通过三组实验说明了荔枝多酚、龙眼多糖与益生菌的协同效应。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军
张军:克服“汤剂成药化缺陷”,需要完善工艺,提供实验支持
对于“汤剂成药化缺陷”,想必大家都相对比较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军解释,所谓汤剂成药化缺陷,指基于临床汤剂所开发的成药制剂,在“成药化”后与原汤剂相比,物质基础有所偏离的状况。通常表现为日服用生药量与临床汤剂相比偏少;大生产的提取工艺过程与汤剂煎煮有差异;汤剂所不经历的浓缩、干燥工艺过程对成分有影响。
张军以银翘散为例,通过比较银翘散原方与银翘系列成药制剂的日服用生药量、日服用量指标成分量,说明了“汤剂成药化缺陷”的存在。他认为,“汤剂成药化缺陷”目前更关注的是中药配方颗粒,以及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方剂,这种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而且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
针对”汤剂成药化缺陷”,他提出,在后续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应该:
1、 关注合理确定新药剂型及日服用药量,重复临床疗效;
2、 关注传统提取、浓缩干燥设备及工艺的完善,或新型提取、干燥设备及工艺的应用
3、 关注“汤剂成药化缺陷”的工艺克服,及药效学/临床疗效的实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