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农科新故事⑤|玉米、花生、甘薯……小众作物,也能登上大舞台
白粥、煮甜玉米、蒸紫甘薯……家住广州的小陈一家正在享用丰盛又有营养的早餐。“早点返回,晚上煮饭,做你爱吃的马铃薯炖牛腩。”出门上班前,小陈的妈妈反复叮嘱他。
广东人喜食大米,佐以白灼小菜和一份肉汤,吃得舒服健康。家常菜中“出镜率”较高的要数甘薯叶、马铃薯等小众作物制成的菜品。这些品质优良且“不与粮争地”的特色作物,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农民致富、市民青睐的“心头好”呢?
近日,记者走进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下称“作物所”),听专家讲述他们如何通过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把小众作物做特做强,以小众造福大众的故事。
|鲜食甜玉米:餐桌上的明星
广东人的食谱里少不了甜玉米。煲汤、打边炉时放几节,味道鲜美;早餐、加餐时来一根,香甜可口。
“甜玉米有合理的营养素结构,富含丰富叶酸和叶黄酸,能降低血糖。”作物所副所长、玉米研究室主任胡建广说,在追求品质的当下,鲜食甜玉米凭借营养丰富等优势,在“一口粮”行列脱颖而出,成为健康食品中的佼佼者。
然而,广东省鲜食甜玉米研究在此前却鲜为人知。上世纪80年代,刘迪章教授带领少数人开展玉米研究,时至今日研究团队已有15人,成为作物所阵容最庞大的研究室;从最初仅有50多份甜玉米资源,到甜玉米与糯玉米并举、资源达到2000多份;从专注育种与栽培,到运用分子研究等先进技术,甜玉米研究技术国际领先……
目前,作物所培育的甜、糯玉米新品种及配套种植技术在广东覆盖率已超35%。“粤甜9号”、“粤甜13号”、“正甜68”……玉米研究室根据市场需求,在鲜食玉米方向不断钻研,培育出诸多优质品种。目前,“正甜68”最受市场欢迎,该品种优质、高产、适应性广,先后通过广东及其他省区审定,在广东、云南、广西、浙江等地大面积种植,连续7年成为广东省主导品种,是省内种植面积最大的国产甜玉米新品种之一。
作为通过国家审定鲜食玉米最多的单位,玉米研究室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多个单位,就提升甜玉米营养品质进行长期合作。此外,玉米所培育的10多个品种均已转让给企业,成果转化获得较好效果。
“我们要继续提升产业附加值,发掘就地加工体系,原地进行产品转化。如加强跟企业在原产地转化出肥料等产品的技术合作。”胡建广表示,熟悉产业链、密切开展科企合作是研究室成功的一大秘诀。目前,研究室通过一家企业与某快餐品牌的玉米汁供应达成合作,在技术层面提供支撑。
“现代人饮食单一化,营养不均衡。”胡建广表示,从饮食入手,科普甜玉米“低糖”、“高营养”的优点十分必要,不仅改善现代人饮食结构,还能带动玉米产业发展。
|花生:长在地下的“油矿”
“花生长在地下,我们是‘地下工作者’。”作物所花生研究室主任梁炫强风趣幽默地说。这位在研究所从事花生研究近30载、自称“地下工作者”的专家,用生动的言语讲述了花生王国的故事。
“研究所的王牌品种‘粤油7号’,经过20年的研究,在2004年通过广东省审定,2018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梁炫强认为,研究的第一要务是创新,对花生学科来说,创新就是培育品种、研发配套栽培技术。
20年前的一个秋天,田里一株绿油油的花生引起了梁炫强团队的注意——一旁的花生叶片变黄掉落,它与众不同的“青春特质”让科学家们看到了性状改良的希望。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员发现了这株花生的“花心”特性:花生仁占比小,饱满率只有30%,不能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要求。经过精心培育,“粤油7号”诞生,既保留了入秋青绿的特质,且花生饱满率显著提升。该品种在广东累计推广面积达到800多万亩,华南地区累计推广1400万亩,最高单产湿产达2000斤/亩。
不同的品种,如何才能实现抗病、高产、茁壮成长?根据花生品种的不同习性,科学家制定出个性化生产方案,即“配套栽培技术”,一纸“使用说明书”使生产更便捷。而“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则使剥壳、整地、农药、施肥、收获等环节机械化。针对小而散的花生种植户,也有小型机械协助。梁炫强表示,这两项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在“不改变农民生产条件”的前提下,用品种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
作为“中国花生基因组计划”项目发起者之一,梁炫强带领团队绘出广东省花生的基因图谱(广东省五十年主栽品种系谱及其基因表达关系图),为日后的基因编辑作充分准备。
与此同时,抗黄曲霉、高油酸研究也是研究室的重点工作。黄曲霉喜欢在花生上生长,其代谢物带有剧毒性,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针对该情况,研究室提出“抗”和“耐”两大对策:“抗”即培育出黄曲霉难以侵染的品种;“耐”即培育黄曲霉侵染后难以产毒的品种。
“品种研究出来,有人用才有意义。”研究室在广东省不同地区都有繁殖基地,繁殖好的种子就送给当地农民。2017年,借助项目,4万斤花生种被免费送往全省各地。梁炫强常跟农民打交道,他认为,一粒种子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优质品种使农民花生田增产的消息,常能让他高兴上好几天。
|甘薯:脱贫致富的“新宠”
在广东,“炒甘薯叶”这道菜十分常见——油烧开,一把蒜蓉、一把番薯叶,翻炒,出锅,风味丝毫不输传统叶菜。
叶片翠绿、口感清新的甘薯叶,含有丰富维生素、粗纤维,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我国有最大的甘薯种植面积,但蔬菜利用率很低,其原因是缺乏适宜做菜用的好品种。甘薯研究室两个菜用型品种“广菜薯3号”和“广菜薯5号”的育成,不仅有效填补了优质品种缺口,还在口感上成功俘获广大消费者的欢心。此外,菜用品种的推广对应对广东季节性叶菜类蔬菜供应不足、改善人们膳食结构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东以种植优质食用型品种为主,地方特色显著。在鲜食甘薯界,研究室育成的‘广薯’系列占据了半壁江山。”甘薯研究室主任房伯平介绍。
研究室的王牌品种“广薯87”,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均大面积种植,满足甘薯鲜食需求。此外,还有“广薯25”、“广紫薯2号”……多年来,研究团队培育的广薯系列甘薯品种在广东年栽培面积约300万亩,占全省面积55%,为甘薯市场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投入少、易种植、适应性强的甘薯,已成为广东高效益的优势经济作物,以扶贫特色产业的角色为省内欠发达地区带来经济支撑。
“在最好的情况下,粤西一亩地最高产量达6000多斤。”房伯平告诉记者,近年来,推广优势品种的同时,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组织也逐渐增加,肥水一体化技术、测土施肥等技术在规模化种植中得到广泛运用。
“我们学科曾非常辛苦,出现过‘三个人有两个病号’的情况。”回忆起研究室过去人手不足的艰难,房伯平不禁感慨。如今,这个研究室的规模已扩大至12人,在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抗病机理、甘薯块根膨大机理研究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在生物技术发达的现代,甘薯研究室在为农民带来福音的路上依旧不断前行。
|记者观察
|小而特 小而精 小而强
对于资源少、面积小、关注度小的特色作物,作物所却心怀大愿景——要做到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强!
“虽然特色作物规模不大,但一定要有人做,万一产业出问题也可以应付过来。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大背景下,作物所根据整个产业链调整优势学科,在支撑产业方面持续发力,不求‘做大’,而是将有特色的作物‘做强’。”谈及作物所的工作,所长杨少海的言语中透露着自豪感与责任感。
正是因为明白小众作物的重要性,让大宗作物与小众作物并举,所以在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等品种的育种、栽培等方面,作物所专家们都倾注了不少心思,间接地守卫着一道道家常菜。
然而,虽然越来越受青睐,但小众作物囿于种植面积小、关注度低等原因,在种植、推广等方面存在不少瓶颈。此外,鲜食玉米、花生、马铃薯等作物不像主粮水稻,是“非必需品”,容易陷入品种概念欠缺、无龙头企业支撑等困境。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杨少海表示,针对这些痛点,作物所有三大重点方向,一是品种,二是产地环境的构建,第三是营养价值的开发、科普和宣传。
同一个好品种,为什么不同地区种出来的效果参差不齐?作为资深土肥专家的杨少海,也提出种好优质品种的核心在于“良种良法”,要通过与研究团队群策群力,加之与企业合作,让对应的栽培技术、农技农艺跟上,把握产业前端。
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技术新科技……这些新鲜词汇,从作物所专家口中一个个蹦出来。除了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品质育种做到“提质增效”外,作物所还围绕“环境容量”描绘“作物蓝图”——在大自然的可承受范围内,为多种特色作物争取施展空间。
物以稀为贵。不求“做大”,将有特色的作物“做特做强”,作物所一直在努力,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惊喜。
策 划:陈永 何秀古 胡念飞 钟小雄
统 筹:喻淑琴 邹文平
采 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喻淑琴 实习生 郭海欣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04/17/c1104481.html?from=singlemessage&lay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