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全国专家齐聚广州,共促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央广网广州5月9日消息(记者 官文清 见习记者 林海生 实习生 杨芳)野生稻是水稻育种和遗传改良的重要战略资源,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是种业创新的源头。5月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野生稻大会在广州开幕。
本次大会汇集了全国的水稻种质资源专家,共同交流野生稻的最新研究进展,共同研讨野生稻资源的创新利用方向,将极大地促进行业的交流合作,系统深入推进我国野生稻研究进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万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刘耀光,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农科院相关领导参加开幕式。
第五届全国野生稻大会在广州开幕(央广网见习记者 林海生摄)
多位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开幕式上,广东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亚玲简要介绍了该院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种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万建民、谢华安和刘耀光3位院士分别就水稻杂种不育、种业创新与粮食安全、野败型恢复基因等作了主题报告。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希望野生稻科技工作者继续秉承前辈的科研精神,踔厉奋发,力求在安全保护我国珍贵野生稻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野生稻的基因优势,使野生稻在水稻产业、水稻育种等发展中再创辉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年轻科学家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深入研究野生稻工作,进一步拓展野生稻的研究领域、广度与深度,为水稻的遗传育种作出更大贡献。
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安建光表示,种质资源不仅要存好,更要用好,希望探索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公开和共享交流机制,实现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统一管理和基于数据的高效挖掘和精准利用,为推动种业强芯、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何国威表示,野生稻科技工作者要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持续做好野生稻的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为种业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黄宏坤处长建议,应全面提升科研人员的保护意识,依法依规保护野生稻资源,加强对野生稻种质资源对外交流交换的管理,防止野生稻种质资源流失。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曹永生就下一步野生稻种质资源工作提出建议:要开展高数量收集、高质量保护、高精准鉴定、高水平研究、高效率创新和利用。
大会还邀请了多位水稻种质资源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围绕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水稻驯化、多组学研究和野生稻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等方向,全面深入地探讨野生稻的最新研究进展。
广东创造出“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的“粤稻现象”
本次大会旨在通过汇集全国的专家力量,共同研讨和探索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策略,为我国的野生稻资源的更好保存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促进我国在全球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将对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产生积极影响,对推动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是国内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最早的省份之一,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坚定不移支持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研究。“近年来广东省在丝苗米等优质品种育种上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也取得了不少比较优秀的成绩。”刘耀光告诉央广网记者。
央广网记者了解到,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评和创新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已收集保存国内外栽培稻资源19738份、野生稻资源5210份;研究建立了水稻种质中期库和国家野生稻资源圃,确保稻种资源长久安全保存和利用;系统开展了稻种资源性状的鉴定评价,以及资源遗传多样性、分类、核心种质构建、基因挖掘等基础研究。同时,水稻科技工作者在水稻矮化育种,优质常规稻、杂交稻、超级稻育种和稻作新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育成在生产上累计种植超1000万亩的品种40余个,创造出“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的“粤稻现象”;研发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和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有力支撑了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产业发展,为推动粮食作物稳面积、促单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水稻育种科学家正在利用广东省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开展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及智能化管理、野生稻原异位保存、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优异种质创制及育种应用等研究工作,以期为我国水稻育种事业发展提供新的重要的基因资源。
本次大会将持续至11日,期待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种业振兴及水稻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