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媒体聚焦

【南方日报】广东“荔枝小年”几成定局

中晚熟品种同比将减产超七成,异常气候是主因
时间:2024-05-11 10:20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3.png

  自去年冬季以来,一系列反常的天气情况,正加深市场对“今年广东荔枝减产”的疑问;在重要荔枝产地茂名高州,甚至有农户预计“今年部分中晚熟品种的果园可能只有一成收成”。

  从全省的情况看,“只有一成收成”的情况不会大面积出现;但今年荔枝产量将较近两年下降,几乎已成事实。

  “今年广东是荔枝小年已成定局。”广东荔枝产业联盟秘书长、广东荔枝产业协会会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向旭说,白糖罂、妃子笑等早中熟品种的产量相对于去年减少约三成,从成花情况来看,桂味、糯米糍、仙进奉等中晚熟品种的产量将比去年减少七八成,而究其原因,气候是重要的因素。“气象记录显示,去年11月、12月的气温比前十年的平均温度高0.9摄氏度,这对中晚熟品种影响很大,因为冬天要控梢,也就是让荔枝处于生理静止期,这就需要低温,一般情况这个时候理想气温是15摄氏度以内,才有利于花芽的生理分化。”向旭分析。

  “更重要的因素是年初的寒潮。”向旭进一步解释道,一般情况,荔枝五、六月成熟,三、四月坐果,一、二月则是成花后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作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植物,荔枝形态分化的理想温度在15—20摄氏度,而在今年,这一阶段受极端寒潮影响,气温一度低至0摄氏度。“该低温的时候,出现高温,该高温的时候,出现低温,把荔枝的正常生长周期都给打乱了。”

  “我们在茂名多个镇调研发现,早熟品种如白糖罂、妃子笑等,虽然已经成花,但部分花穗也被冻枯了,无法继续发育。”向旭说,他们给荔农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疏枝修剪、喷细胞分裂素促萌、大量淋水灌水、用氨基酸、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以及糖水等补充营养,但效果都不佳。

  “有部分顺利成花的荔枝,又碰到了近期的连续暴雨,无疑是雪上加霜。”向旭说,风雨对有花有果的荔枝造成了损害,龙卷风等天气现象也对一些荔枝植株有严重影响,从走访调研的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全省荔枝早中熟品种荔枝产量约在去年七成,而中晚熟品种的产量大约只有去年的三成。

  荔枝等水果受其自然生理调节影响,产量每年都有波动;但从产业角度看,荔枝的“大年”“中年”“小年”有清晰的划界。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介绍,一般而言,只有在相邻两年果树产量波动幅度超过30%,才能称之为有明显的大小年之分。

  近年来,广东克服荔枝“大小年”的相关技术进一步成熟,面对极端天气的处置应对,策略也需迭代升级。“今年荔枝减产的情况,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再遇到一、二月极端寒潮等情况,我们的防冻技术要跟上。”向旭说。


  原文链接: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405/11/content_10098829.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