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何秀古: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支撑带动乡村振兴丨院长谈农业科技这十年
2021年,广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提高到8369亿元、5169亿元,总产值和增速均创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佳绩的取得,农业科技的支撑功不可没。
到2021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1.3%,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主推技术到位率98.5%,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作为第一经济大省的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十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广东省农科院”)如何立足产业需求,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引领能力、成果转化服务“三农”能力,为广东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此,南方农村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何秀古。
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何秀古(后排中)下乡开展“三农”服务
成果奖励:1562项
自主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这些年我国粮食单产有较大幅度提升,50%以上归功于品种改良。
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稻与常规稻、配组组合最多的不育系与恢复系、应用面积最广的不育系与恢复系的前10名品种(系)以及水稻生产中“大品种”的亲本血缘,不是“广东造”就是“广东芯”。
科技强农结硕果。何秀古总结,这归功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农科院率先开展优质稻育种,引领了全国优质籼稻的发展。
“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农科院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广东分别占比63.5%和70.2%
在“十三五”广东省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中,广东省农业院揽获三项。其中一项,就是水稻研究所周少川研究员领衔的新品种选育团队所主持的技术成果。这项成果育成的优质、高产、抗逆与广适性高度统一的新品种黄华占,是我国首个同时适合华南早晚种植和长江流域晚稻和中稻种植的广适型优质稻品种,解决了以往高产水稻普遍不优质、高产水稻不抗倒的“卡脖子”难题,一举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常规籼稻品种,迄今累计推广约1.75亿亩。
此外,“美香占2号”是首批认定的广东丝苗米品种之一,通过了7个省份的品种审定或引种许可,在华南稻区以及江西、湖南、云南、四川、陕西等省份大面积应用。杂交稻优质不育系“泰丰A”的出现,有效解决了杂交稻“高产不优质”的瓶颈问题,利用该不育系育成了42个优质杂交稻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中15个次品种获国家或省级优质稻食味鉴评金奖和银奖,相关成果推广面积累计超过4亿亩,带动了杂交稻种业和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
这只是广东省农科院取得的众多科研硕果的一个缩影。
图为位于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国家果树种质广州荔枝圃
引领广东红茶产业发展的“英红九号”,占领高端市场的“仙进奉”荔枝,以及“岭南黄鸡”1号和2号配套系、我国第一个果桑品种“粤椹大10”“铁柱冬瓜”和甘薯品种“广薯87”等,均是广东省农科院选育的优良品种。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农科院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广东分别占比63.5%和70.2%,一大批良种良法落地开花结果。在2021年举办的三届广东种业大比武中,广东省农科院获得两届冠军。截止到2021年,全院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1562项,其中国家级106项,部级815项,育成通过国家、省、地方审定品种1766个,获得专利1430件。
合同金额:3.94亿元
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
眼下,预制菜“炒”的正热,企业跑步入场,产业风口正劲。
2021年11月19日,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了18项关键技术成果,广东省农科院“贡献”10项,占比55.55%,成为全省预制菜产业技术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科技创新要用于生产和产业化,要主动走出去,服务广东农业!”这是何秀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点强调的一句话。
科研“连天线”, 成果则需“接地气”。农业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需要从“书架”摆上“货架”,把成果转化为推动农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十年来,广东省农科院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求,以持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能力、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为目标,着力通过搭平台、提赋能的模式,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走出“深闺”。
“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十三五”期间,广东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共2906项、合同成交额27.07亿元。其中,广东省农科院共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708项,合同金额3.94亿元,分别占比24.4%和14.6%,位居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前列。其中,水稻三系不育系“广8A”及其组合,通过邀标形式,创国内杂交水稻市场品种转让价格新纪录;“粤禾丝苗”转让收益创国内常规籼稻市场品种转让新纪录;“粤甜28号”甜玉米创当时国内甜玉米单一品种转让收益记录;瓜类、茄果类、叶菜豆类、食用菌以及相关配套高效栽培技术持续转化近20年,累计转化金额近6000万元。
今年4月1日,广东省农科院与白云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通过“广州种业之都”建设,开展新一轮全面战略合作
历时29年研发的“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生产技术研制和产业化,成功解决了困扰兽药界多年的鸡球虫病药物耐药性及药物残留难题,不仅为高效安全防控鸡球虫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还显著减少临床上抗球虫化学药物的使用,提升了家禽产品品质。
建设金颖农业科技孵化有限公司(金颖农科孵化器),打造“华南A谷”品牌。金颖农科孵化器集自2017年建设至今,累计吸引超过240家农业科技企业入驻,涵盖种业、生产、加工、流通、品牌建设等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年产值超100亿元,累计为入驻企业融资2.5亿元。如今,孵化器构建了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培育的全要素、全链条农业产业创新集群,现已是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
院地合作:17家分院
全面投入乡村振兴主战场
近期,随着第一批驻点人员报到进驻,广东省农科院第17家地方分院——云浮分院开始围绕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运行工作。
5月25日,广东省农科院科技人员进驻云浮分院
到各市分院、试验站常驻或指导,是广东省农科院科技人员近年来的工作常态。
“院地合作的工作思路就是只带动、不代替,只帮忙、不添乱。”何秀古介绍,2015年,广东省农科院创新开展院地合作,全面投入到乡村振兴主战场,推动了科技资源和人才下沉服务一线,形成了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协同创新、全链服务”院地合作模式。
共建平台,织密科技服务体系。2015年底开始,广东省农科院与地方政府共建17个省农科院地方分院,安排400多名专家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常驻基层,扎实开展科技攻关、集成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各分院成立由地市分管领导、省农科院领导分别任正、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管理架构。分院院长由省农科院领导担任,分院常务副院长由地方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担任。
地方分院的建成,使得广东省农科院服务地方有了“桥头堡”,地方政府发展“三农”有了科技“主心骨”,农业企业寻找优质成果有了“旗舰店”,多方共赢,受到广泛欢迎。
清远分院驻点人员前往佛冈县开展科技志愿服务
下沉人才,壮大科技服务队伍。激发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积极性,将科技人员职称职务晋升与半年基层工作经验挂钩,奖惩并举,形成全院上下踊跃投身科技服务良好局面;同时,拓宽地方分院、院企合作、农村科技特派员、市县农科所联系专家制、科技进千村、专家服务团、服务产业园、重大科技推广专项等8大渠道,派出1200多名科技人员为200多个农业特色专业镇、1000多个农业特色专业村提供科技服务,提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科技水平。
何秀古说,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开辟道路,为地方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院地联动共同造就了一支“政府信得过、企业用得上、农民离不开”的科技服务队伍。
协同创新,激发科技服务动能。按照“面向产业搞科研、立足科研搞推广、搞好推广促产业”的思路,形成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良好局面。依托院地合作平台,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组织省市县专家共同凝练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协同攻关,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问题。
如已在解决荔枝大小年、防控菠萝黑心病、茶叶标准化生产等8个关键技术问题上实现初步突破,建立示范基地良种良法覆盖率超60%,辐射带动面积超10万亩,取得良好成效。
全链服务,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在全省率先组建全产业链专家团队,聚焦关键薄弱环节,从规划设计到生产加工、营销、品牌等全过程、全链条靶向精准服务,研究推广一批生产标准,为企业提供成果、技术、人才、实验室、委托研发、合作研究和技术服务等全方位、全链条的科技服务。
“我们服务了全90%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共建科技创新中心、推广大批实用技术、培训从业人才,有效提升建设成效。”何秀古指出。“技术要为产业所用才是真正的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