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稻研究所 > 科学研究 > 科技成果 > 获奖成果

广适性优质籼型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与应用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 【字体:
成果名称广适性优质籼型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与应用
登记年份2018
级别厅局级
奖项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证书号2017-1-01-D01
获奖单位及排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
本单位获奖人员及排名江奕君(1)、林青山(2)、高云(3)、刘志霞(4)、刘传光(5)、冯道基、(6)、胡巍(7)、张强(8)、梁其登(9)、周继勇(10)、涂从勇(11)、江远汉(12)、何振宇(13)、郑海波(14)、刘军(15)
授奖部门广东省农科院
获奖时间(证书日期)2018/7/1
备注发文号:粤农科〔2018〕36号
详细介绍    自1996年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启动以来,经过2000年一期目标和2005年二期目标的高产攻关,取得显著效果,实现了700公斤和800公斤的产量目标。但当时超级稻品种普遍存在稻米品质较差、适宜性不广,小面积高产攻关产量潜力突出,普通大田种植产量潜力不容易发挥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水稻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稻米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只有通过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和优化稻米品质才能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满足人们对优质稻米的迫切需求。本项目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进一步突破超高产、广适性和优质难以协调的技术瓶颈,结合华南稻区生态、气候和耕作特点,在“半矮杆、早长、根深”株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上部分理想株型与地下部理想根型相结合、个体优势发挥与群体优势相协调的“广适性优质籼型超级稻株型模式”,构建出广适性优质籼型超级稻育种技术体系。按照该技术体系,以超高产亲本为基础,选择一批品质优良、早生快发、丛生快长等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的骨干亲本,导入优良食味、抗病抗逆等基因,聚合有利性状,开展以改良稻米品质和适应性为主攻目标的广适型(即在省级以上区试中两年平均增产达8%以上)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研究与应用推广。历经十多年科技攻关,育种成效非常显著,培育出合美占、金农丝苗、五丰优615和吉优615等4个优质广适型超级稻品种及创制了一批优异新种质,其中合美占、金农丝苗已获得农业部授权的植物新品种权。

    1.合美占:早季稻米食味品质评分90分,两年省区试平均比对照种增产9.26%,增产极显著,是我省当前种植面积最大的超级常规稻品种。2008年通过广东审定,2010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2009-2018年被列为广东农业主导品种。

    2.金农丝苗: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食味品质评分81分,两年省区试平均比对照种增产8.48%,增产极显著,2010年通过广东审定,2012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2012-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3.五丰优615:蒸煮食味品质达部颁2级,食味品质评分81分,两年省区试平均比对照种增产16.79%,增产极显著,2012年通过广东审定,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2014-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4.吉优615:米质达国标优质3级,两年省区试平均比对照种增产8.21%,增产极显著,2015年通过广东审定,2018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

   4个品种百亩示范片经农业部现场测产验收亩产均超过720公斤,多年多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实现了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高水平协调,有效解决了我国超级稻品种“高产不稳产、高产不优质”的技术难题。截止2017年,4个品种仅广东省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404.3万亩,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约24.7亿元。

地址:广州市金颖东一街3号    邮编:510640

粤ICP备1610136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