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果蔬加工创新团队——一瓶桑果汁“榨”开果蔬加工创新领域的大门

时间:2020-12-11 15:24 来源:本网原创稿 【字体:

  岭南是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为什么市场上的果汁种类却屈指可数呢?连续十六年入选南航供品,看似小众的桑果汁为何屡屡获得市场青睐?科技下乡,果蔬加工创新团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一瓶桑果汁孕育一个果蔬加工团队”
技术攻关·岭南水果综合加工及产业化

       故事要从1997年说起。
  1997年,果蔬加工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全国第一瓶“桑果汁”,因其营养丰富,富含花青素、多酚等功能成分而广受欢迎,成功实现规模化上市。就这样,一瓶桑果汁孕育了一整个果蔬加工团队。

图片说明  

  一瓶平平无奇的桑果汁,为何会成为果蔬加工创新团队开展科研的契机呢?
  其实,将水果加工为果汁远不如想象的简单。果蔬加工创新团队研究人员解释道,果汁加工不仅要处理好风味、营养和功能成分保留等问题,而且跟水果自身特点也关系密切,这其中需要大量的技术研究和丰富的实践摸索,绝非易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岭南地区虽为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但市场的果汁种类却屈指可数的原因。岭南水果产业长期以来主要以鲜销为主,加工占比低,产品单一,综合效益不高。
  作为聚合浆果,桑果皮薄汁多,吹弹可破,几乎经不起任何外力作用,自身又极易破损腐烂,采果期短,鲜果难以贮藏,加工的难度不言而喻。为了争取时间、保证质量,研究团队只好在田间地头建初加工厂,以便将桑果初加工后到加工所继续加工。靠着实验室仅有的一台水浴锅和一个天平,研究团队取得了初步技术突破,生产的5吨桑果汁在两个月内就一售而空。2001年,果蔬汁饮料现代化工厂在广州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崛起。同年底,广东果蔬深加工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随即以此为技术支撑的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也建成运行。这些都标志着团队的桑果产业化运营开始步入正轨,渐入佳境。
  经过近五年的技术攻关,“桑果综合开发利用与产业化研究”获200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这是研究所农产品加工学科获得的第一项省级以上获奖成果,这也标志着研究所成功攻克大规模生产桑果原汁的保鲜、加工技术难关,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桑果果汁的产业化生产。此后,团队围绕桑果、荔枝、龙眼、柑桔等热带亚热带果蔬,开展了亚热带果蔬原料的加工、特性及品质评价、亚热带果蔬加工品质劣变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亚热带果蔬加工关键技术及其装备研究、亚热带果蔬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实现了“科学—技术—产品—产业化”上下游一体化贯通的科技创新体系。
  果蔬加工创新团队在果蔬加工领域不断耕耘,向上攀岩,一步一脚印,从1997年团队创始之际的单一桑果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到2007年建设国家热带水果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再到2015年成立热带亚热带果蔬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团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3年来专注于果蔬加工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2015年,团队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是唯一一个果蔬加工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2016年,团队入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攀峰学科团队”。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科学家一定要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下乡·服务三农 广东省科技特派员在行动

  “我们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学家一定要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技术支撑,这样才有生命力。”团队专家说。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果蔬加工创新团队一直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决战时期,团队立足果蔬加工研究领域,积极推进成果转化、服务产业园建设、承担扶贫专项任务,不遗余力为“三农”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果蔬加工创新团队的成员积极加入广东省农科院对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产业专家服务团,其中专家服务团领队有4人,团队重点对接了超过20个以果蔬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开展调研和企业技术指导、交流超过50余次,与河源市东源板栗产业园、梅州市大埔蜜柚产业园、韶关市乐昌岭南落叶水果产业园、湛江市雷州菠萝产业园、茂名市信宜三华李产业园、潮州市广式凉果产业园、清远市英德红茶产业园、清远市连州蔬菜产业园等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签订科技对接服务协议,在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加工园区规划建设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有效补齐了岭南特色果蔬精深加工短板,延长园区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果蔬加工创新团队共有8名农村科技特派员,他们扎根粤东、粤西、粤北,为特色水果种植大户、合作社、加工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团队科技特派员徐玉娟和傅曼琴分别“深耕”梅州蜜柚和新会陈皮,推广应用现代化标准化加工、贮藏技术及其多元化新产品开发等技术。科技特派员吴继军和邹波专攻菠萝加工,他们带领团队指导雷州菠萝产业园建设主体开展菠萝精深加工、生产线规划及设备选型,推广超高压果汁和真空冷冻干燥加工技术。而针对信宜的三华李加工,团队科技特派员徐玉娟和余元善则重点推广应用了原料产地处理加工技术、果脯加工技术和果汁加工技术。团队立足农村服务第一站、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已在省内广州、梅州、河源、云浮等多地成功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实效。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此外,团队还勇挑重担,积极承担对口援助新疆、贵州科技项目“黔南州刺梨果脯(糕)传统加工工艺提升及其产业化示范推广”和“新疆冬枣产地综合保鲜与物流技术研究及应用”。根据广东省科技援疆战略部署,在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和广东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团队牵头在喀什成立了新疆特色水果精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派科技人员入驻喀什,就果汁、果醋加工、节能干燥、车间规划布局、设备选型及操作等提供技术指导,有效提升了新疆、贵州当地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及产品品质,促进当地传统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带动农户脱贫就业增收。

  23年来,果蔬加工创新团队坚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硕果累累。“十三五”期间,团队围绕热带亚热带果蔬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开展研究,创新果蔬加工过程品质控制技术,学科团队水平有所提升,相关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团队现有成员共21名,近五年,团队成员晋升正高职称2名,晋升副高职称4名,晋升中级职称2名,引进博士4名,培养或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2名。团队负责人肖更生研究员获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任中国食品学会果蔬加工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果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徐玉娟研究员获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果蔬加工创新团队将以开放的胸怀、豪迈的激情、执着的精神,继续耕耘于果蔬加工科技和产业化应用领域,推动果蔬加工产业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