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稻研究所 > 人才队伍 > 部门简介

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室

时间:2023-08-29 11:25 来源:本网 【字体:

主任:王重荣  研究员

副主任:陈宜波  副研究员

研究与技术人员:李宏、黄道强、周德贵、赵雷、王志东、龚蓉、潘阳阳

邮箱:Wangcr1980@163.com

电话:020—85275429

       本团队是由矮化育种(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主要完成人柯苇、缪若维、叶焯荣和徐炎康等老一辈育种家组建的水稻新品种选育队伍。继矮化育种之后,该团队育成了双竹占、二白矮1号(1979年推广面积达1021万亩,1990年国家审定)、窄叶青8号(1977年推广面积1014万亩)、青二矮(1979年推广519万亩,1990年国家审定,衍生了叶青伦、特青和双谷矮)。抗白叶枯病品种华竹矮1号、青华矮6号和晚华矮1号(1991年国家审定)。

       在优质特用稻育种中,江雁芳、柯苇、缪若维等育成珍桂矮1号(1995年国家审定,至2002年广东省推广面积达1820.39万亩)。1989年,缪若维、柯苇、周少川等育成我省第一个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糯稻新品种三五糯1号。缪若维、柯苇、江雁芳和周少川等育成超高产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特三矮2号(1996年国家审定,至2000年南方稻区推广面积超2000万亩)。1995年,周少川、柯苇等育成优质高产抗病早中熟水稻新品种绿黄占,1999年入选首批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与培杂双七一起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1990年,周少川、柯苇、缪若维等在对广东省90年代以来优质稻育种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育种实践,划分了一级核心种质材料青六矮1号,二级核心种质材料丰青矮、绿珍占8号,三级核心种质材料丰矮占1号、绿源占1号,四级核心种质材料丰八占,五级核心种质材料丰华占、丰丝占,提出了青六矮1号-丰青矮-丰矮占1号-丰八占衍生系统的株型模式以及青六矮1号-绿珍占8号-绿源占1号衍生系统的株型模式,育成了绿黄占、丰华占、丰丝占、丰富占、茉莉油占、黄华占、茉莉丝苗、茉莉软占、五山油占和五山丝苗等系列品种,利用核心种质融合了美国优良种质育成美香占系列品种。

       1994年起周少川、缪若维等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广东优质稻育种史上首个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优良、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品种。此后利用丰八占育成丰华占、丰丝占和五丰占2号三个系列22个蒸煮品质优良、抗病优质稻品种,使广东优质稻育种跃上了新台阶。1999年,周少川、缪若维、李宏等育成优质稻新品种丰华占,该种产量与对照种相若,11项米质指标中,有7项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4项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IV群2级),且抗白背飞虱。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入选2003年度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2006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3年周少川、李宏、黄道强、缪若维等育成的黄华占先后通过广东、湖南、湖北、广西、海南、浙江、重庆、陕西等8省审定和江西七市的引种许可,成为我国审定次数最多、适种范围最广的常规稻品种;并成为重庆、湖北、陕西等省区试对照种。黄华占实现了优质、高产、抗逆与广适性的高度统一,在多省区试中产量、品质稳定,比常规稻对照平均增产12.99%,比杂交稻对照平均增产5.41%,达国标优质稻一级和部颁优质稻1等。黄华占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广东、江苏),高抗条纹叶枯病(安徽),抗稻曲病(陕西),抗倒性好,耐热性好,是我国首个大面积具有耐热性并较系统研究了耐热机制的水稻品种。进入2008年度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2015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和第九届大北农科技奖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8年后,本团队周少川、周德贵、王重荣、李宏等以水稻第一个矮化品种矮仔占衍生到优质稻黄华占的育种体系为基础,承前启后,提出并构建了水稻核心种质全基因组育种理论和材料体系,开展广适性优质超级稻育种应用与遗传基础研究。“十五”以来,本团队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对优质核心种质黄华占系谱的全基因组结构分析,从基因组学角度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的遗传基础,探索并发展了水稻全基因组设计育种的初步可行方案。

       2003年起经过15年的努力本团队周少川、黄道强等成功地完成了将常规优质稻培育成为优质高产绿色杂交稻恢复系的技术突破,大范围大规模地实现了通过优质绿色恢复系主导杂交稻产业的战略目标,开创引领了我国优质稻育种工程。迄今本团队育成优质稻新品种91个,128次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引种许可),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2项,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南方稻区累计推广面积已达3亿亩以上。发表论文175篇。近五年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国家育种重大专项课题2项,863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因联合基金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广东省应用专项1项。

获得成果:

1.1978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重大成果奖:晚籼中迟熟品种“二白矮1号”

2.1978年广东省科学大会奖:抗病品种“窄叶青”“桂阳早18”“新青矮”

3.1979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三等奖:早籼中熟品种“青二矮”

4.198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晚籼品种“青华矮6号”

5.198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早籼中早熟抗稻瘟病高产新品种“矮梅早3号”

6.1986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改进奖二等奖:晚籼“晚华矮1号”

7.1988年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改进奖二等奖:水稻高产新品种双谷矮1、2号及其推广应用

8.1990年广东省农科院科技进步奖:高产、质优、抗病良种—青六矮1号

9.199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早晚兼用中熟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珍桂矮1号

10.1992年广东省农科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早籼早熟抗稻瘟病新品种陆青早1号

11.199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抗病质优早晚造兼用糯稻新品种三五糯1号

12.1994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超高产抗病适应性广水稻新品种特三矮2号

13.1997年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Achievements in Scinence and Technology Invention&Inovation)(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National Bureau in China Technological Promotion System United Nation):超高产抗病适应性广水稻新品种特三矮2号

14.200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丰矮占1号、丰矮占5号

15.20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水稻对白叶枯病强毒菌株V型菌的抗性研究和优质抗病新种质的创建(第二完成单位)

16.200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绿黄占的选育与产业化示范

17.2003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培杂双七、绿黄占优质水稻生产技术体系推广与应用

18.2005年广东省农业推广奖二等奖:华南早晚兼用型籼稻珍桂矮1号应用推广

19.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利用国际名稻茉莉香105选育系列优质稻的研究

20.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抗稻瘿蚊新基因Gm6在分子标记抗性育种的应(第二完成单位)

21.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水稻品质检测和优质育种中的应用

22.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优质稻丰八占衍生系列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23.2007年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南方优质籼稻丰华占的选育与产业化示范

24.2007年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抗稻瘿蚊新基因Gm6在分子标记抗性育种的应用(第二完成单位)

25.2007年广东省农业推广奖二等奖:优质稻茉莉新占的推广应用

26.201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致病性分化和品种抗性的研究与应用(第二完成单位)

27.2014-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28.2015年第九届大北农科技奖成果奖一等奖: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29.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

30.2016年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水稻稻瘟病广谱抗病基因的挖掘、克隆及其应用(第二完成单位) 


地址:广州市金颖东一街3号    邮编:510640

粤ICP备1610136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