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所初步阐明杀虫剂对天敌昆虫捕食能力影响机制
近期,植保所果树害虫防控团队以“Detrimental Impact of λ-Cyhalothrin on the Biocontrol Efficacy of Eocanthecona furcellata by Affecting Global Transcriptome and 3 Predatory Behavior”为题在农林科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CR一区,SCI IF:5.279)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jafc.1c06237)。姚琼博士和全林发硕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陈炳旭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农药因具有高效性、经济适用性等优点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功不可没,但农药使用不规范,滥用和过度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危急人体健康,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事实上,生态系统中有益生物与有害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如何协调害虫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关系是综合防治的核心问题,同时是杀虫剂毒理学研究的关键。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 (Wolff)是一种捕食性天敌,善于群体作战,可捕杀多种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害虫,被誉为“害虫捕食王”,作为天敌商品化的潜力巨大。植保所果树病虫害研究室近年开展杀虫剂对捕食性天敌的安全性评价领域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本研究基于田间施用杀虫剂后叉角厉蝽等生物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的问题,综合运用比较转录组学、昆虫毒理学、昆虫生态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手段探索高效氯氰菊酯对叉角厉蝽捕食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叉角厉蝽若虫经亚致死剂量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捕食能力明显下降,经比较转录组分析共获得上调差异表达基因4364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1043个,生化检验分析出试虫体内幼激素(JH)滴度降低,海藻糖含量增加。有趣的是,药剂处理后,添加JH能刺激试虫体内海藻糖酶和解毒酶活性,恢复叉角厉蝽捕食能力的本底。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高效氯氰菊酯对叉角厉蝽的毒理学机制,对优化杀虫剂的科学选用、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关系、推进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将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