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媒体聚焦

【南方+】秸秆“变形记”:换个地方燃烧,守护绿水蓝天

时间:2022-08-10 00:00 来源:资环所 【字体:

    【南方+】在韶关市仁化县黄坑镇高塘村秸秆仓储点,一幕水稻秸秆“变形记”正在上演: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堆堆水稻秸秆被投入进料输送带,经过粉碎、除尘、固化成型等环节,加工成笔杆粗细的颗粒燃料。不久后,这些颗粒燃料将被能源公司收购,售价可达700元/吨。

7月28日,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在韶关市仁化县举行“秸秆能源化利用(颗粒燃料加工)现场观摩暨培训会”。记者获悉,观摩会上演示的一套水稻秸秆颗粒成型系统设备,理论上每月可处理300吨秸秆,生产250吨燃料颗粒。

本次会议由省农科院资环所、韶关市农业农村局、仁化县农业农村局承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调研员张育灿、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赖建志、仁化县副县长江燕芬以及秸秆经营主体、颗粒燃料利用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单位共5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会。

    变废为宝:加快探索秸秆高值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资源,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14%。目前,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基本形成以肥料化利用为主,饲料化、燃料化稳步推进,基料化、原料化为辅的综合利用格局。

今年4月13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提出“积极有序发展秸秆为原料的成型燃料、打捆直燃、沼气工程、热解气化等生物质能利用”

张育灿在会上指出,广东省秸秆大部分仍是还田肥料化利用,其高值化利用比例比较低,各地市要与相关研究院所紧密合作,拓宽思路,落实省里有关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不断探索高效高值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全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赖建志介绍,2021年韶关市秸秆理论资源量106万吨,可收集量88.45万吨,可利用量79.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0%。当前该市农作物秸秆以直接还田为主,占秸秆利用总量的78.6%。下一步要积极探索秸秆能源化、原料化等高值化利用途径。

   点草成金:1吨颗粒燃料价值超700元

  “秸秆等生物质因蓬松、密度低,造成运输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生物质能的大规模应用。”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环境化学研究室主任刘忠珍详细介绍了粤北地区秸秆固化成型颗粒燃料高值化利用产业技术模式。她表示,固化成型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物质能量密度,与中热值煤相当,体积可比原来秸秆缩小10多倍,便于储存和运输,同时大大提高燃烧性能,为高效利用农林废弃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水稻秸秆颗粒燃料利用。


   自2021年以来,省农科院资环所联合科农环境治理(广州)有限公司在仁化县橘颂生态有限公司安装了一套每小时生产颗粒燃料1吨(处理秸秆1.2吨)的设备,该设备主要针对水稻秸秆成型,包括水稻秸秆输运上料、撕碎机、除尘、固化成型设备等。“这套设备每个月可处理300吨秸秆,生产250吨燃料颗粒。设备运行时,只需要2人喂料即可,实现自动上料,工作环境无尘等要求。”刘忠珍说。

  “设备于今年年初安装调试好,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前段时间我们开始了正常的颗粒燃料加工运行,到现在已经加工了近50吨燃料颗粒。”橘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凤分享了秸秆收储及颗粒燃料设备运行情况和效益。其透露,公司已经着手采购2套生物质颗粒燃烧设备,进一步扩大产能。

   观摩会现场,意高能源集团、科农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培凯介绍了颗粒燃料成套设备现状,分析了生物质能源利用前景及投资效益。科农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敏钊现场讲解了秸秆颗粒燃料加工设备运行关键环节及流程。


地址:广州天河区金颖路66号G3栋    邮编:510640

粤ICP备1610136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