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作物所在惠州市推进“稻-稻-薯”模式新思路 经济作物甜玉米替代早稻亩产值再提升800元
11月17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省农科院作物所”)和惠州市惠和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对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的主推技术示范与推广-水稻示范田进行收获测产。经相关研究人员初步测产,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创新的甜玉米等经济作物替代早稻形成的“冬种马铃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轮作优化模式,甜玉米和中晚稻的产值在惠州市实现比传统两季水稻(“稻-稻-薯”模式)增加亩产值800元的目标。
创新模式 以农户增收为研究目标
传统冬作区经过多年种植,耕地土传病害发病几率大,部分地区已经严重影响了冬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丢荒现象。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开展“稻-稻-薯”水旱轮作不仅可充分利用冬闲田,增加我省粮食产量,还能减少土传病害,增加种植效益。
省农科院作物所李小波研究员介绍说,自2019年广东与黑龙江开展“稻-稻-薯”高效生产示范项目以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稻稻薯”三熟轮作模式已在我省湛江、惠州、江门、韶关等多地实践,遍地开花,为我省粮食安全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农户增加种植效益,切切实实让每一位农民过上好日子,省农科院作物所马铃薯团队一直在探索创新轮作模式,经过4年的试验,采用黄瓜、豆角、甜玉米等不断尝试,最终发现甜玉米替代早稻不仅不影响马铃薯的种植,还能比早稻亩产值种植效益更高。
增加产值 农民增收致富再添新途径
为促进乡村振兴,惠州市着力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乡村振兴示范带。惠州市惠和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乡村振兴,采用科企模式寻求振兴之道。近年来,惠州市惠和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作物所长期开展农业技术交流和试验合作,共同探寻致富新途径。
“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创新的甜玉米等经济作物替代早稻形成的“冬种马铃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轮作优化模式,一年三熟亩纯利润达到3800元,比传统两季水稻(“稻-稻-薯”模式)亩产增收800元。其中经济作物甜玉米亩利润1300元,水稻亩利润500元,马铃薯亩利润2000元。”惠州市惠和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志强介绍说到。
目前,在广东省农作物现代种业产业园的支撑下,“冬种马铃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轮作高效生产技术及由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冬种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和云薯306已分别被评为2021年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2021年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项目负责人李成晨博士表示,为了更好的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科技,推动优质科技资源下沉,促使广东当时特色优势农业技术提质增效,本示范将采用“边示范边推广”的模式,通过举办新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和媒体宣传报道,加快新模式和新技术落地,让科研成果尽快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进而辐射带动企业和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