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作物所在花生青枯病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作物所花生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中科院二区,Top,IF=6.208)在线发表题为“Silicon Application for the Modulation of Rhizosphere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and Metabolite Profiles in Peanut under Ralstonia solanacearum Inoculation”的研究论文。作物所博士后邓权清、刘浩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小平研究员、洪彦彬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一种世界性的油料和蛋白质作物,在我国,其单产和总产长期居油料作物之首。由茄青枯假单胞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侵染导致的花生青枯病是全球性的土传细菌性维管束病害。自上世纪60年代,我国南方花生发现花生青枯病,至今该病已成为我国经济危害性最严重的花生病害之一。硅已被证明可促进花生生长和产量,但硅是否能增强对由青枯病菌引起的花生青枯病的抗性,目前尚不清楚。
本研究通过花生体外接种青枯病菌,研究施硅对花生病害的致病率、生理特性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处理显著降低花生青枯菌致病率,提高土壤有效硅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此外,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代谢物在硅处理下发生显著变化:Proteobacteria、Planctomycetes和Firmicutes丰度明显提高,而Ralstonia被抑制;9种参与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差异代谢物被鉴定。通过成对比较,根系土壤理化特性、细菌群落和差异代谢物三者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本研究为施硅预防花生青枯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得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700895)、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种业项目(2020B020219003、2022B0202060004)、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CARS-13)等项目资助。同时感谢袁清华副研究员提供的青枯病病原菌。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1422-0067/24/4/3268
Graphical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