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穗型优质、高产甜玉米系列品种选育及分子基础研究
成果题目: 大穗型优质、高产甜玉米系列品种选育及分子基础研究
任务来源:国家跨越计划、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等
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主要完成人:胡建广、方志伟、刘建华、王子明、李余良、于永涛、李高科、祁喜涛、郑锦
荣、冯少光等
起止年限:2001年-2009年
获奖级别: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授奖部门:广东省人民政府
获奖时间:2011年
主要内容
引进遗传多态性丰富的甜玉米资源250 多份,培育自交系347 份。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将创新资源划分为2 个杂种优势群、4 个亚群;选育大穗型优质、高产系列品种3 个,代表国内优质、高产兼备甜玉米品种的最高水平。粤甜9 号国家区试增产10.7 %,品质列第1位,制种产量高。粤甜10 号单交种,国家区试增产10.8%,品质列第2 位,单苞重列第1 位,耐热性强。粤甜11 号单交种,国家区试增产11.0-17.9%,产量均列第1 位,品质分别列西南区第1和东南区第2 位,单穗重和穗长列第1 位,适应性广;揭示了大穗型优质、高产品种大穗、品质(果皮厚度)性状的分子基础,包括控制基因(QTLs)数、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互作方式及遗传贡献率等。 在9 号染色体新发现5 个产量性状QTL,其中1 个主效位点对穗粗贡献率达到14.2%。在2、3、5、6 号染色体上发现6 个控制果皮厚度新的QTL,贡献率58.5%,并首次在基因水平上证实果皮厚度遗传中存在基因上位互作。发表论文23篇,成果使用范围超过15 个省份,涉及种植业、养殖业与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在3 个省统计推广250.9 万亩,占当地种植总面积25-30%。创社会经济效益11.4 亿元。